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保监会:金融供给侧改革见实效 不断优化融资结构

2019年07月05日 14:20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7月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成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梁涛,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肖远企,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成效。

  周亮表示,银保监会坚定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三方面:积极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强了金融的有效供给,不断优化融资结构;要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据银保监会网站,周亮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篇大文章,要把它做好非常不容易,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银保监会是坚定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一,积极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比如说发挥大型银行的头雁效应,通过改进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科技赋能,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股份制银行要实现差异化经营,做出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再有是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这些小一点的机构恰恰要立足于当地,服务好小微、“三农”。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数据,银行保险机构的乡镇机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

  第二,加强了金融的有效供给,不断优化融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就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的问题,为了配合这种需求,如何提供有效供给是一大难题。当前,银行业从信贷的余额上来讲已经达到了150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增速也是不低的,但是在结构问题上,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银保监会还要坚持有扶有控,努力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逐步压缩退出“僵尸企业”,把无效、低效占用的信贷资源腾出来,支持需要发展的领域。

  第三,要创新和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通过多措并举,破解金融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比如在信贷流程方面,银行保险机构也加大了创新,银行加大了续贷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特别是注重提高中长期贷款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

  在业务模式方面,银保监会针对科创企业的轻资产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最近还准备着力发展供应链融资,在技术运用方面,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升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可得性,不少银行现在已经做到了足不出户、秒申秒贷,有效满足了企业的一些“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

  据北京商报,继今年3月,银保监会“喊话”鼓励和支持险资入市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后,6月9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事宜。

  针对关于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一事,梁涛也在7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了最新的回应,他介绍道,“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总体规模已占我国A股市值的3.1%,这是继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是30%,行业实际使用的比例是22.64%,跟监管的比例上限相比还有7.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

  对于下一步工作,梁涛表示,银保监会考虑在审慎的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比重。在实际操作中,将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对不同的公司实行差异性监管。

  在为了更好发挥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作用方面,梁涛透露,银保监会正在研究推进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价机制,参与稳定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此外,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并且在产品投资范围和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专项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160亿元。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

  据人民日报,周亮介绍,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资金,保证融资的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优化供给结构,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重点满足制造业和消费升级的融资需求,在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信贷增量扩面。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万多亿元,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达到6200多亿元。5月末,对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4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前5个月新发放的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发放公司类贷款的51.4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2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9.5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了3.61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1928万户,较年初增加205万户。

  融资成本降低。前5个月民营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5.98%,较2018年全年平均贷款利率下降0.92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89%,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5家大型银行的平均利率为4.79%,下降0.65个百分点。

  同时,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敢贷愿贷”机制,提升“能贷会贷”能力。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上半年指导各类机构把敢贷、愿贷的机制建立健全起来,此外还推广了一些银行小微贷款的经验。例如,浙江台州3家城商行专注做小微贷款,近年来服务小微企业约25万家,其中100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占到96.4%,规模都不大,但做得非常好。

  低利率贷款是否可持续?

  据金融时报,对于外界关注的大型银行“掐尖”现象,杨丽平回应,目前小微金融市场空间较大,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和企业主贷款户数占有纳税申报企业的比例仅为26%。从大型银行的客户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结合本行数据与整合外部数据,先立足于在本行有业务的小微客户进行筛选。

  杨丽平表示,中小地方性法人银行在整个小微企业贷款当中依旧是主力军,地方法人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总量占整个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的55%,这部分银行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优势。

  “适度竞争可以更好帮助银行改善服务。” 杨丽平强调,不可否认,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的客户上肯定会有一些重叠。但是通过大型银行发挥“鲶鱼效应”,能够带动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可以促进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下沉,把小微企业市场服务的“蛋糕”做大。杨丽平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指导大中小银行都发挥好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差异化服务格局。

  另外,外界也非常关心5家大型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9%是否商业可持续。杨丽平表示,大型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位是保本微利,对此,各行加强成本核算、改进风控,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更准确识别风险,降低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从而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两年多共罚没60多亿元

  周亮表示,按照党中央要求,坚持“监管姓监”,敢于斗争,敢于担责,敢于碰硬,坚决整治市场乱象,加大处罚力度。两年多来共罚没60多亿元,超过前十年处罚总和,处罚了违规人员8000多人次,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周亮指出,处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监管、责任的到位来倒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自己的主体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经过各方面努力,目前高风险机构风险逐步化解,非法集资大要案正在有序处置,网络借贷风险压降成效比较明显。网贷机构数量比2018年初下降57%。坚定不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两年多来,大力压降层层嵌套、结构复杂、自我循环高风险金融资产13.74万亿元,有力遏制金融脱实向虚。

  同时,大力铲除信用风险产生的土壤。两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超过4万亿元,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稳定在2%左右,拨备覆盖率超过17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可以这样讲,抵御风险的“弹药”是充足的。金融风险已经从发散状态逐步转向收敛,总体可控。

  迈出金融业改革开放新步伐

  据人民网,为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转变发展,周亮表示,银保监会将彻底扭转注重规模和速度而轻视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并走向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和约束,大力发展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鼓励开发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

  据介绍,在扩大金融业开放方面,去年银保监会出台了15项举措,今年又推出了12条新措施,这将有力地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境外金融机构到中国来投资兴业。

  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对外将持开放态度,欢迎有专业专长,在细分市场有特殊产品和管理经验的外资机构进来。尤其欢迎在不良资产处置、财富管理、商业保理和健康养老保险领域有实力的境外金融机构来开展业务。

  同时,银保监会也欢迎境外的金融机构等参与银行保险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特别是中小机构的改革重组,也包括可以采取一些法治化、市场化的收购、兼并、合并的方式。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银保监会:金融供给侧改革见实效 不断优化融资结构

2019-07-05 14:2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