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趣头条IPO融资额缩水一半,内容聚合第一股跌下神坛?

2018年09月10日 17:37    来源: 北京时间     矽谷

  近日,趣头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预计于9月14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目前,在移动内容分发市场,趣头条的DAU仅次于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将网易、天天快报、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等甩在身后。截至今年7月,趣头条月活用户接近5000万,累积注册用户超过一亿。

  

  按照最新的招股书,趣头条IPO初步确定的发行区间为7至9美元,发行量为16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按9美元的最高发行价计算,趣头条将可以通过IPO最高募集到1.66亿美元。而8月18日的招股书中趣头条的IPO计划最高融资为3亿美元,也就是说,趣头条的IPO计划融资额缩水了约一半。

  什么原因导致融资额缩水?

  招股书显示,趣头条2017年净亏损9480万元,2016年净亏损1090万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净亏损为5.144亿元。对于目前亏损严重的趣头条来说,说资金充裕暂时不需要那么多钱较难让人信服。更可能是路演遇冷导致的融资额缩水,那么具体是当前的投资大环境不佳导致的,还是趣头条自身问题导致?

  也许是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趣头条在更新的招股书中披露,其IPO已获得来自京东集团旗下子公司的4000万美元认购意向。此外,趣头条还表示已获得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的战略投资。

  时间财经在此前接触过趣头条相关人员,对方表示不接受采访,因此未能得到正面回应。

  自身问题明显

  无论大的投资环境如何,趣头条自身存在的问题已被媒体诟病已久。

  《人民日报》曾在今年5月发表文章《人民日报调查“刷新闻赚现金”App:内容低质频遭吐槽》,曝光并批评趣头条所采用的“刷新闻赚现金”“收徒”推广获利的客户获取和推广方式:“新手奖励4500金币,阅读资讯奖励10金币,发表优质评论奖励200金币……打开某资讯类App,进入任务系统页面,各种用户操作对应的奖励规则一一列明。刷新闻赚取的金币,累积起来可按一定比例折现,转至用户微信或支付宝账户。”

  要想来钱快,可以“收徒弟”,即通过向好友分享邀请码使其成为新用户而获益。此外,通过“唤醒”徒弟阅读资讯文章,“师傅”也能持续获得奖励。

  时间财经打开某资讯类App,页面显示“每收一徒赚8元”,而该App公布的每周收入榜显示,有用户最多成功收下了超过1.2万名徒弟,近一周获得收益达3773元。

  另外,趣头条内容低质也是人民日报重点强调的地方——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资讯类App内容上多以养生贴士、明星八卦、风水解梦等为主。“全是一些毫无营养没有依据的假新闻”“有意义的文章太少,滥竽充数’……翻看应用下载商店的网友评价,不难发现“刷新闻赚现金”式推广,人气虽高但点赞甚少。

  硬伤

  媒体所担心的是趣头条一味执迷“金钱换流量”的模式,会导致产品和服务本身沦为附属品,平台容易陷入追求流量的泥沼而失去对优质内容供给的应有关注。而媒体平台不能假借花式推广成为低质甚至低俗内容传播的源头。比起执迷于推广营销,互联网平台及应用更应专注自身内容建设,突出产品公共属性,致力于传播积极向上且用户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

  不过,互联网分析人士葛甲表示,其实互联网圈的投资人的想法跟媒体有较大差别。互联网的流量一向就是有成本,特别是现阶段,流量成本已经大幅上升。趣头条“刷新闻赚现金”的做法也是成本体现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的确可能因为诱导性较强,刺激到媒体的敏感神经。

  至于趣头条的内容低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趣头条是基于三四线城市读者起家,而这样的内容更能吸引他们。只要趣头条能把握好底线,内容不从“低质”落入“低俗”之列,后续都还是有改善空间的。

  趣头条“刷新闻赚现金”的做法是否在后续会被管制,目前无法预料。但此前时间财经采访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院教师、新媒体学者魏武挥时,他曾告诉时间财经,其实趣头条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广告效率不高。“因为受众是奔‘刷新闻赚现金’去的,本身社会阶层相对略低”,他认为趣头条流量可能很高也是可以持续的,但这种模式的变现效率较低,是一种“垃圾流量的生意”。

  这样的流量是否值得广告主为之埋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投放尝试,广告主发现变现能力不如预期,停止投放的可能性很大。而目前广告是趣头条最大的收入来源。根据招股书,趣头条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7.178亿元(约1.085亿美元),2017年同期为1.073亿元(约1620万美元)。其中,2018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为6.69亿元(1.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6亿元(约1607万美元)。

  如果“流量低效论”一语成谶,那么趣头条的盈利模式将需要重新考量。(北京时间财经 矽谷)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