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用法律利剑切除财务造假毒瘤

2021年07月29日 07:00    来源: 经济日报     李华林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适用新证券法的宜华生活、广东榕泰、中潜股份三宗财务造假恶性案件,该批案件均处千万元以上罚款,关键责任人罚款百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证券市场“罚酒三杯”式处罚已成过去,在新证券法引领下,切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毒瘤的利剑已重重落下。监管层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证券违法处罚绝不“挠痒痒”,上市公司一旦造假,面临的是倾家荡产的惩罚,甚至被直接踢出市场,违法违规的手伸出必被斩。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证券市场的顽疾,会严重破坏市场运行基础,侵害投资者利益,这始终是监管执法重点。去年3月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大幅提高了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加大了对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对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明确最高可处以1000万元罚款。可以说,上市公司违规造假的成本被极大提高。

  发人深省的是,新法实施至今,却总有企业以身试法。究其原因,有的企业守法合规意识淡薄,有的企业明知故犯,认为违法惩罚不足为惧,仍想以小博大、铤而走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证券法还要加强普及,法律执行力、监管威慑力还待进一步提高。

  沉疴需要猛药治,法律震慑力的形成在于执行。此次监管部门硬起手腕,重拳出击,对财务造假案件主体宜华生活拟合计处罚近4000万元罚款,可谓从重从严,直击筋骨,让违法违规者“知疼”不敢“再犯”;严办首恶,精准打击“关键少数”,对实际控制人终身市场禁入,让违法者在行政处罚、刑事打击、民事赔偿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充分表明了监管部门用重典、出重拳,加大执法力度,净化市场生态的决心和意志。

  监管的重压之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将难以遁形,不管造假手段如何翻新,违法行为如何隐蔽,终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上市公司铤而走险、心怀侥幸的心思可以休矣,以往靠讲假话、做假账,欺骗投资者以“火中取栗”的做法已然行不通,不仅难以谋取暴利,更可能导致倾家荡产。今后唯有提升对法律、对市场的敬畏之心,说真话、做真账,聚焦主业,做精专业,方能在资本市场激流勇进。

  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重罚之外,还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的立体式追责体系,形成依法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合力。相信综合施策下,崇法守信、规范透明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必将加速形成。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用法律利剑切除财务造假毒瘤

2021-07-29 07:0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