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消费 > 大图 > 正文
 
今年我国餐饮消费将保持17%的增速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7月03日 12:57

    快速增长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有关专家据此指出,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2006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0345.5亿元,比2005年净增1400多亿元,增长16.4%,连续16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杨柳博士说,“旅游业与餐饮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2006年国内旅游总收入6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按照国际惯例,餐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1/5至1/4左右,2006年旅游业对餐饮业的贡献在1200亿至15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日渐增加的餐饮企业也造成空前激烈的竞争格局。“以北京为例,在北京总共有4.5万家中外餐饮企业,每天新开业100家,关张或转业的也基本有100家,大约两年时间,就要洗一次牌。”东方美食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烹饪》杂志顾问张卫新说。

    中国餐饮市场的一派繁荣景象,与其丰富的饮食文化传统、求新求异的理念以及吸纳、包容的态度息息相关。

    多元创新品味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术闻名于世,被誉为“餐饮王国”。中华烹饪流派众多,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八大菜系”。此外,全国各地区也因其物产资源与民俗风情,演化出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并且形成了很多老字号品牌,如北京有全聚德烤鸭、稻香村糕点、东来顺涮羊肉等。

    人们从吃口味到吃文化,再到吃个性、吃时尚,就餐理念不断升级,使得整个中国餐饮业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如今,一部分家庭会在周末或闲暇时间选择美食作为休闲方式。为满足这种需求,各类主题餐厅、娱乐餐饮、怀旧餐厅在城市悄然兴起。在新型经营理念的冲击下,餐饮业进一步细化,融入时尚元素并追求个性和新奇的饮食消费使得中国餐饮市场日益丰富多彩。很多时候,吃已经退到了配角的位置,更多的是渲染一种文化和姿态。

    中西合璧互利共赢

    各国特色餐饮竞相进入中国市场,与固有的传统餐饮争奇斗妍,也是目前中国餐饮的特色。据一份中国快餐业的发展形势分析报告记载,在2004年底,肯德基在中国已经达到1200家连锁店,麦当劳超过600家。麦当劳、肯德基在世界遍地开花的经验,使国内餐饮业看到了连锁经营的种种好处,并将连锁经营作为主攻方向。据天津狗不理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狗不理”在全国开设分店70多家,其足迹遍布国内24个省区市。此外,该集团在东京、纽约和新加坡也开设了多家分店。

    可喜的是,在与“洋快餐”经过多年竞争和磨合后,中国本土餐饮业已经意识到,以继承传统饮食精华为基础,在就餐环境、菜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方面吸取西方元素,铸就中国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中西餐饮业在竞争中互利共赢。

    据杨柳预测,2007年中国餐饮消费将继续保持17%的增长速度,零售额将达到12100亿元。而追求营养健康、发展绿色餐饮、开展节能降耗、加强信用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也将是2007年餐饮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预计2010年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人均年消费1500元,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势头持续看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杨柳说。

 
来源:人民日报
数据载入中...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数据载入中...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