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购数码相机? 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消费 > 消费高招对对碰 >  > 正文
 
怎样选购数码相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4月26日 16:44



    影像感应器是相机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影像感应器的像素值应大于实拍图像的最大像素值。有些厂家为了弥补影像感应器像素的不足,采用软件插值法加大图像的像素值,实际上,这种插值法在几乎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中都能实现,因此实际意义不大。选购时一定要以影像感应器的硬件像素值而不是输出图像最大像素值为依据。

    数码相机将摄影信息记录在称为CCD(电荷耦合元件)的半导体元件中,而不是银盐相机的胶片上。CCD尺寸与电视机一样是指对角长度,用英寸来表示,如“1.27英寸”。CCD越大,像素就越多,感光度也就越高。所以,像素数相同的情况下,CCD越大,画质也就越好。数码相机的CCD,采用与电视机显像管一致的表示方式。

    二、购机四项基本原则

    ●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而言,如果仅限于家庭娱乐,同时又非常关注实用性的话,强大的功能及耐用性带来的高性价比是首选因素。目前市场占主力的300万和500万像素的机型可以满足成像需求,多种拍摄模式、宽广的ISO值设定范围、高速准确地对焦则是必需的功能特点,而保证耐用性的金属外壳也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对于那些追求时尚前卫的消费者而言,外形设计与亮点功能的紧密结合是首选标准。小巧的外形、亮丽的颜色以及舒适的手感是必备的,而某些亮点功能如微距拍摄功能则更为此类产品锦上添花。

    ●如果是专业级水准的用户,最注重的是对成像质量的极致追求。手动操作功能是必备的,可更换的镜头,600万像素以上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多种图像记录模式是高图像品质的保障,如果再具备极具爆炸力的万元以下的套机价格,就会使更多专业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

    ●最后要考虑的是在哪里购买。正规的数码相机销售柜台将会保证你的相机“出身”。购买时应考虑品牌效应,因为它是数码相机整体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主要保障。  

 
共(5)页 首 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末 页
来源:Yahoo
相关新闻
 ·选购技巧:行货数码相机的简单识别方法介绍 ·数码相机使用经验谈 先易后难提高快
 ·数码相机销量今年将达1.14亿 2010年市场饱和 ·价格下降、性价比上升 数码相机掀起低价热潮
 ·价格下降、性价比上升 数码相机掀起低价热潮 ·购买数码相机的十大必备术
 ·数码相机"春季盎然" 新品开始扎堆亮相 ·买水货数码相机当心被水“呛”着
 ·定价不透明 九成消费者不满数码相机维修费过高 ·定价不透明 九成消费者不满数码相机维修费过高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