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消费 > 消费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伦天开发户外科技产品 为驴友提供随身环保能量站

2011年08月15日 16:42   来源:千龙网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2011亚洲户外用品展上,户外品牌天伦天凭借召开与清华大学登山队签约新闻发布会,使其在户外用品展上大放异彩。除此之外,天伦天在2011亚洲户外用品展上还首推了一系列户外太阳能科技用品。这些太阳能用品的受关注度毫不逊色于其它产品,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不少观展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对户外专业鞋服箱包的需求外,户外科技用品也日渐成为户外运动不可缺少的装备。而太阳能产品则是他们户外科技用品的首选。为了使消费者对于本次2011亚洲户外用品展上,天伦天展出的户外科技用品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记者采访了天伦天户外用品相关负责人。

    据介绍,本次产品分为充电系列、照明系列和音响系列。

    充电系列和照明系列的产品可作为消费者户外运动过程中的能量站。该系列产品外观设计超薄轻巧、防水,具有携带方便、容量高、输出电量大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提供太阳能充电、储电功能,USB快捷充电功能,LED高亮、低亮照明功能。

    而音响系列产品则可为消费者户外运动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和保护。例如音响无线接收距离长达15米,消费者就不用担心长时间听耳机会对听力造成损伤了。


    一位涉足户外行业多年的户外运用爱好者张先生欢喜的告诉记者,本次天伦天在其户外户外用品的研发上,加入了时下最为环保的太阳能元素。从外观上看,运用太阳能元素的天伦天户外科技用品更加具有潮味儿,使用起来,在朋友圈里显得特有范儿。另外,爱好户外运动的人,大多是崇尚自然,享受原生态带给人心神愉悦的快感。因此,这群人的环保态度比一般人要来的强一些,太阳能元素的户外用品在使用上也是特别环保的东西,符合环保要求。

    此前已有业内人士断言天伦天推出太阳能户外科技用品,是将不同行业的有效产能有机结合,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实现产能利用的最大化。据了解,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天伦天太阳能用品不仅仅是将太阳能元素融合到户外产品中,也是运用了时下最为环保的产能资源,为天伦天品牌发展画上了绿色的一笔。

(责任编辑:张元缘)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