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债券市场复苏 投资者投资债基热情空前高涨

2008年09月17日 08:03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李凯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发行扎堆,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券基金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据WIND数据,截至2008年6月30日,个人投资者在债券型基金投资者结构中的占比由去年底的38.83%迅速上升至47.02%。对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报告分析认为,目前债券市场开始复苏以及投资者理财意识开始从单纯的追逐利润转向风险与收益的兼顾,使得整个债券基金市场今年以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其实,自去年以来,债券基金就开始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2007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债券基金的净申购分别为55.9亿份、82.2亿份、70.1亿份、119.6亿份。到2008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由于一季度发行了9只债券基金,资金净流入加速,一季度债券基金的净申购约为700亿份。泰达荷银集利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沈毅认为,债券市场投资机遇显现,为债券基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沈毅表示,目前通胀有渐渐回落的迹象,但还没有真正的往下滑,对于债券型基金来说是一个相对好的布局机会。CPI尚处在一个均衡的位置上,此时对债基来说是比较好的建仓时机。同时,由于公司债、可分离债、浮动利息债等债券新品种发展较快,为债券型基金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未来集利债券基金将重点关注这些优质的企业债或公司债。同时,沈毅建议,面对目前的市场状况,基金理财应该顺势而为,有必要根据市场调整状况,在资产配置中提高债券投资比例来抗震避险。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报告分析认为,相对于其他类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在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优势明显,为资产优化配置的主要投资对象之一。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