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失衡别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外汇滚动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全球经济失衡别拿人民币汇率说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08日 09:35
左小蕾
    首先,全球的过剩流动性输入是中国资本账户顺差增长的原因之一。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主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上涨,推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推动过剩流动性向中国的流入。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2100亿美元,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其中1050亿美元可能来自各种名目的寻找投资机会的国际资本。流动性过剩的输入不能等同于正常的由于需求引进的资本输入。最关键的是这种输入是强行的推门而入,对中国目前的过度投资更是火上浇油。

    其次,FDI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没有转换成进口。最近有一些研究显示,许多合资企业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直接结汇并没有购买外国的相应技术和设备,没有转化成贸易逆差而是转化为外汇储备。另外中国公司的海外上市融资也增加了几百亿的外汇积累。这些外汇的积累与FDI的引进制度规则有关,与粗放式的GDP增长发展观有关,与国企改革的战略方针有关,显然与人民币升值不升值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汇率体制的灵活性非常必要

    虽然中国的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高估低估没有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机制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事实上,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对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国际收支平衡、保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将牵动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将推动经济体制更灵活的建设。

    中国经济体制最大的风险应该是缺乏自我调整的灵活性。汇率机制的改革使汇率波动变得频繁。银行、出口企业以及一切与外汇有关的商业和机构,不得不面对风险和更大的不确定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特别是银行体制,虽然已经公开上市,但长期的政策保护使它们缺乏市场化商业银行的“弹性”,更缺乏应对风险和危机的灵活性。相信汇率机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逼”银行业、金融业的改革,提升应对2006年底全面开放挑战的能力。出口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结构调整,也需要压力。

    进一步的汇率机制改革,人们比较关注浮动区间的扩大。事实上,汇率的管理浮动机制应该包括对浮动区间的管理。政府不妨对汇率的浮动区间进行浮动管理,也就是区间也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货币管理当局可视经济指标和市场情况而动。不过,浮动区间的管理按照新加坡货币局的做法绝对是内部控制,不对外宣布,保持浮动管理的独立性也减少投机性。从浮动区间管理的意义上来说,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时可能调整,顺差应该做好应对准备。

    应该指出的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性决定汇率浮动变化也不可能一次性大幅扩大,再扩大的预期的提升是必然。不要对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解决热钱的输入有太高的预期。等到人民币浮动区间扩大到20%-30%的时候,阻止热钱输入的效应才会显现。不过,如果不宣布浮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趋势的不确定性对缓解热钱的流入会有一定的作用。

    内部不平衡需要制度性改革

    对于贸易顺差,情况已经变化,到了对鼓励出口的一些政策和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了。对于贴牌出口要严格控制。大力推动出口企业的结构调整,对于调整可能带来的就业和其他影响要有充分的估计。

    加大政府储蓄向公共财政,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的转移会达到两个效果。一方面是政府储蓄大幅度下降,政府支出和消费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储蓄下降是向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转化,实际上这是老百姓将来风险的成本下降,会降低居民为了防范将来的风险谨慎储蓄的比率。

    对于资本账户顺差,短期内,对于输入的流动性可以采取全额对冲的方式收回输入的流动性。同时建立更开放的外汇管理机制,不妨借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模式,让汇金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管理公司,主导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管理,全面行使国家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职能。在初始期,不妨与国际大型投行签订合约,借助他们对国际市场环境的把握能力。中长期,我们可以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中国政府投资公司,直接打理国家外汇资产。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