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2006年构建了新里程碑 基金业正在步入理财盛世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22日 09:51
程林
    2006年中国基金业构建了一个新里程碑。

    证券投资基金从众多机构投资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真正的中流砥柱。

    2006年,中国基金市场爆炸式增长,基金扩张的规模几乎是过去8年的总和,管理资产达到7500亿元。投资基金秉承的专业理财理念深入人心,对中国证券市场和普通百姓的投资行为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时势造英雄。基金业的繁荣证明,它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同时,历史的机遇和挑战也把它带到了投资市场的风口浪尖:面对普通百姓已现端倪的旺盛理财需求,基金业做好准备了吗?作为将掌控数额更加庞大的资金的管理者,基金业怎样在中国证券市场从繁荣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合格的领军人?

    基金业闯入理财盛世

    一天时间,嘉实策略增长基金首发419亿份,创造了全球基金史最高单日募集纪录!这成为我国基金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走过了8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基金业正在步入全盛时代,到今年11月底,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58家,管理基金294只,基金总规模已达6312亿元;而到12月,随着新基金陆续发行,基金总规模已达到7500亿之巨。

    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基金已成为证券市场的定海神针。到今年12月,基金持股市值达到4000亿,成为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靠专业理财这个支点,基金已经撬动了16万亿居民储蓄存款。股权分置改革扩展了中国投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巨大的储蓄资金正在借助基金这个渠道,理性地通过证券市场重新配置社会资源。

    在富裕起来的中国,基金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基金投资人的队伍不断扩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1月底,今年基金新增开户总数达到673.18万户,今年新增基金持有人突破700万户,远远超过A股同期新增开户数,为历年之最。

    基金的投资理念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机构投资者———基金、QFII、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的共同引领下,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我国证券市场的盈利模式在短短的几年内从投机和坐庄盛行,转向以公司基本面分析为主、长线持股的理性投资,在市场的教训和失败中,机构投资人日益成熟。

    在划时代的股改中,基金以它理性的投资行为和巨大的投票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从资本市场战略发展的高度,用行动阐述了他们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进着这场资本市场的利益重新分配的大变革。

    基金在这场多方利益博弈中,坚定而有力地维护了持有人的利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尊重流通股股东利益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而基金倡导的理性投资和长期持股理念,也从根本上维护了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运行。

    回顾一年风雨,2006年,中国基金业经受住了最严峻的潮起潮落考验。一季度,行业遭到大规模赎回,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二季度,货币基金风波祸起东墙,市场对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产生怀疑,但基金以持续增长的业绩和持之以恒的投资理念,吸引了更广大投资者的支持,资产规模不缩反增,达到5111亿;进入三季度,基金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基金在证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中,其投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每次业绩出众的品牌基金发行,都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基金当期发行562亿元,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四季度,中国基金业更是频创世界理财市场的发行纪录,封闭基金转开放,基金启动净值归一、新百亿基金不断诞生,到目前为止,四季度基金业新发募集超过1400亿份,所有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行业竞争格局形成

    在银行系、外资机构的大规模介入下,基金业成为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前沿平台,竞争跃然而出。

    历经8年发展,我国基金业初步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基金产品层次逐步丰富,投资基金除对冲基金外,囊括了所有类型的基金:ETF、LOF、货币基金、伞型基金、指数基金,世界主要基金品种均已在我国市场出现。

    管理层渐进式改革的思路使基金行业避免了大起大落的危险。政府在我国基金业发展中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由重视审批转向重视监管,进而推动“市场监管市场”,形成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管理层努力在基金管理公司审批的市场化和避免过度竞争之间寻求平衡,在逐步放松制约行业管制的同时,尽可能避免过快的放松管制引发过度竞争,终于使基金业在管理公司数量稳步增加之后,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由此奠定未来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管理层推动的行业导向性监管,使保护投资人利益成为行业最高宗旨。针对历史问题较多的封闭式基金,2006年,证监会及时制定了封转开的战略方案,鼓励封闭式基金加大分红力度、基金公司自购封闭式基金等,可以预言,封闭式基金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将会得到合理解决。针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基金过多参与定向增发等新问题,证监会多次出台规范文件,指导行业规避雷区。同时,证监会把动态监管制度化,强调基金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投资行为,加强销售监管等等,使整个行业健康平稳地运行。

    实际上,我国已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工商银行率先成立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意味着银行业开始积极渗透基金业,随着一批大银行的加盟,基金业发展的速度开始加快。而银行系基金的良好业绩和市场形象也为基金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现在第二批银行系基金也在整装待发。与此同时,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基金业的速度也在加快。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信达澳银基金已进入运营,保险公司成立基金公司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多种国民经济核心力量进入基金行业,我国基金业正在形成金融实力股东竞争的格局,其影响长远而深刻。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等前10名基金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60%。而在美国基金业中,前10名的市场份额仅占51%,国内基金业品牌和规模的分化充分证实,中国基金业正在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新格局。

    展望未来,基金业依然需要做强做大。当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足,致使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极大限制,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大型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这必然要求拥有一支运作规范、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而从最近基金参与中行、工行IPO,以及对中国人寿A股IPO的准备来看,基金业经受住了考验。可以预料,未来机构投资者与大型蓝筹企业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的两翼,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离成熟还有多远

    居安更要思危,我国基金业兴起于1998年3月,而国际基金业发展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期,在短短8年时间里不可能走完发达国家160年的道路,因此,在基金业走向繁荣之路时,我们要警醒和思危,决不能让繁荣昙花一现。

    仅从规模来看,中国基金业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基金业还没有在国民财富管理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我国基金账户在银行账户的渗透率仅为3%-4%,家庭渗透率3%,远远不到美国的33%和51%。仅从基金规模上看,美国共同基金规模大约8.9万亿美元,是中国的100多倍;而国际大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规模一般超过2000亿美元,是中国最大基金公司的16倍。而从产品范围看,中国基金目前只涉及境内股票和债券产品,而国外基金则涉足跨国市场,涉及所有的期货、外汇、黄金、商品、信贷、风险投资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基金业投资品种单一与投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虽然基金已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主力军,但无法形成跨市场的投资力量。我国债券、商品、金融衍生品等市场不发达,且处于部门分割状态,诸多投资市场因为规模过小及系统风险过高还不能对投资基金开放,因此基金的投资对象集中在以国内A股股票投资。资本市场投资品种的狭隘限制了基金宏观投资的能力,也限制了基金通过分散投资化解风险的手段,对未来基金业的规模扩张形成制约。

    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回避不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基金业在创造高额净值回报的同时,不规范的投资行为频频引起非议,风险防范方面也出现很多漏洞。因此,对基金公司迫切需要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保证自身运作的安全,以防范来自外部市场风险和内部的管理风险,从而靠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自身的安全。

    基金还需要靠创新手段拓展生存空间。坦率地说,基金业的市场创新能力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这对其后续发展形成桎梏。目前部分基金公司重引进和模仿国外及同行现成产品,轻客户资源管理和市场需求发现功能,盲目借鉴国外经验的作法加速了基金产品同质化和扁平化,而在发展空间上,缺乏市场深度开拓能力,对专户理财及QDII类业务均缺乏有效的渗透。

    央行刚刚发布的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四季度选择基金作为最主要金融资产的人数占比,从上季度的6.7%猛升至10%,上升了3.3个百分点。基金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除储蓄存款外拥有最多的金融资产。可以预期,只要中国证券市场持续繁荣,只要投资基金的收益持续超过银行存款利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城镇家庭选择基金作为自己主要的金融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基金业现在才刚刚开始步入理财盛世。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基金业在市场的洗礼中,最终一定会长成一棵硕果累累、并能够给投资人遮阳避雨的参天大树。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