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条约"非常无奈 银行强势基金为人做嫁衣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不平等条约"非常无奈 银行强势基金为人做嫁衣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21日 10:38
张哲
    托管费雷打不动交纳,申购费、赎回费逐渐被银行侵蚀,甚至连管理费也要高比例提成给渠道,这还不包括额外的销售激励,基金公司每每提及这些与合作银行之间的“不平等条约”都非常无奈,“目前这种销售环境下,银行渠道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

    “不平等”的合作?

    无疑,基金业过去两年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可观的财富,而银行因为托管、代销基金也分得一块不小的蛋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不能说不是受到了基金业迅猛发展的“惠及”。然而,作为带给银行业“财源”的基金公司,面对合作者银行方面,却始终需仰其鼻息,无论基金业是曾经的愁云惨雾,还是眼下的如火如荼。

    一个多月前,上海某小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曾对记者透露,他们公司正打算参与某国有大型银行在该银行网站上推广的网上交易。“对银行方面而言,不愁找不到合作者。因此参与条件较为苛刻,尽管基金公司也更想在自己公司网站上推广网上交易,但还是有众多基金公司争相与该银行洽谈。”

    据悉,该银行将数家基金公司进行一揽子打包,统一在其网站上推广网上交易。基金公司参与的条件是每家30万。“基金公司花了钱,却是在银行的网络平台上为银行进行品牌宣传。”该基金公司人士不无无奈,“银行方面非常强势,你不参加它不勉强,它只告诉你,我们在推一个网上交易的活动,费用多少,你们参加不参加。”

    上海另一家小型合资基金公司某人士谈到银行渠道时,更是掩饰不住地无可奈何。据了解,这家基金公司成立伊始,曾费尽周折找到某“四大”之一的银行合作。但由于时运不济第一只基金业绩不佳伤害了该银行渠道客户。现在尽管该公司旗下几只基金业绩稳步回升,当中也不乏表现优异的基金,但与大的渠道银行的合作依然希望渺茫,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合作方提出的合作“条款”他们无法达成。无奈之下该基金只能选择小渠道合作,而渠道力量薄弱让该基金公司没有把握好去年的基金业“跑马圈地”大好时光,该基金公司规模至今仍徘徊在百亿左右。

    基金缺乏话语权

    类似的事例在业内不是新闻,也举不胜举。事实上,尽管去年以来基金业一度火爆,使得基金在同银行合作时话语权一定程度上增强,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基金异常受追捧的那段时间内,一些大基金话语权会相对较强,但对大部分的基金公司而言尤其一些小基金公司,依旧没有什么话语权,而要做各种营销活动,使得这些公司对渠道更加依赖,银行的强势地位有增无减。

    “可能一些大基金在双方合作关系有些改变,由以前银行带着基金公司玩变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但其实更多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并未强大到足以和银行谈条件的程度,很多时候基金公司只能被动接受银行方面的种种要求。”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告诉记者。

    据记者不完全了解到,目前基金公司收取投资者的很多费用其实都没有进入自己腰包,而是成为托管、代销银行的囊中之物。例如,申购费、赎回费,“最初是申购费划给银行,赎回费基金公司自留。后来很多基金连赎回费也一并给了银行。所以现在很多基金公司比较倾向于通过申购、赎回费打折进行持续营销,只要银行方面同意。”

    另外,银行对基金公司的侵蚀也触及到了管理费,基金公司辛辛苦苦管理资金所得报酬平均有三分之一要分给银行。“管理费一般怎么提成,要看基金公司与银行方面的谈判,一般都是30%,有的甚至要对半分。关键看基金公司,牛气一点的公司、或者有股东关系的公司话语权相对比较强。”

    销售渠道单一之困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同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合作谈判条款也都不一样。大渠道银行在费率、激励等方面十分强势,而中小银行的合作条件就相对宽松。例如,招商银行一般在基金费率折扣上不做优惠,而对通过基金公司网站上走的、通过招行“一卡通”支付的直销客户进行最低费率四折优惠。

    工商银行则至今没有开通基金公司网上直销,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在基金公司的网站上用工行的卡支付,而只能多交点手续费去工行的网上系统进行交易。与多家基金公司签订网上直销协议的建行,此前更是一度因为关闭网上直销传闻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相比较之下,例如兴业银行等中小渠道反而在费率上优惠较多。大银行渠道强势可见一斑。

    对于银行方面的强势,业界有目共睹,管理层也曾试图通过第三方销售公司试点等途径解决,但最终不了了之,基金公司依然深陷没有话语权泥淖。

    “我们希望我们的基金销售渠道能够更加多元化,能够摆脱对银行渠道的过度依赖,但目前来看,这条道路似乎比较遥远。一方面银行的渠道力量确实强大,另一方面还没有一条更加简便快捷的力量能够与银行抗衡,基金销售公司、网上交易这些途径都没有成气候。”一位基金界人士如此表示。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基金公司“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境遇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

    
来源: 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