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面资产管理的中国基金业(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走向全面资产管理的中国基金业(图)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3月25日 07:07
俞妙根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裁 俞妙根

 

    引言

    1998年,国泰、南方、华夏、华安、博时等俗成“老十家”的基金公司刚成立时,封闭式基金是“当家花旦”;2001年,华安创新的成立,拉开了开放式基金的大幕,并从此主导了行业的主流。此后,全国社保和企业年金的管理虽然事实上隶属于“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但由于其投资管理人资格仍以严格的审批制的模式局部展开,因此并不具有行业普遍性。

    直到2008年春节过后,多家基金管理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核准批复,意味着基金公司终于有望告别公募基金“一条腿”经营的模式。在经过10年的大发展后,中国基金公司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开始真正迈入了全面资产管理业务的新时代。

    全民理财意识的全面觉醒实际上宣告了理财黄金时代的到来。对于众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现在最大的难题不是“要不要投资”,而是“怎么来投资”,“什么投资产品适合我”。这种朴素而真实的需求背后蕴含的正是基金业的巨大机会。有需求,推产品,良性的互动促动了基金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迹。


    一、现实压力和发展机遇

    高速发展的中国基金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四个内在结构性缺陷:业务结构方面偏重于零售基金,缺失机构理财;产品结构方面明显偏重于高风险基金,中低风险基金产品太少;区域结构方面以本土产品为主,国际市场产品刚刚起步;持有人结构方面90%以上的持有人2007年进入市场,风险意识与长线投资理念不足。

    另外,还存在两大外在的结构性缺陷:市场结构方面,固定收益市场非常不发达、金融衍生工具缺乏;资金结构方面,长期性质的养老金很不充足,企业年金的投资又相对保守,这种相对保守的资产配置格局在长期内战胜通货膨胀的难度较大,同时客观上也制约了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发展。

    此外,最关键的还是制度与人的问题,中国基金业过往比较稳定快速地发展最主要是因为具有相对高标准的制度和相对高水准的人才,但从这两方面来看,目前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基金公司的利益与持有人利益一致性缺乏制度保障;二是基金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依然不尽完善;三是基金公司对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适应行业特点,比如人才频繁流动、核心的基金经理流失等问题。

    中国基金业在过去十年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未来仍将面临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与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二是金融体系的深刻转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金融业多种经营、跨业经营及互为依托的业务模式对基金业未来发展创造巨大机遇;三是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升级,购买股票、基金等成为大众行为,理财意识显著提高;四是养老体系渐趋完善;五是海外市场的开放和拓展不断深入。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