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通期货总经理称:未来期指交易将面临四大挑战
|
|
李中秋 |
仿真交易参与客户突破6万户,单日最高交易量占中金所交易量40%。记者从昨日海通证券总部举办的“海通-浦发”杯股指期货仿真大赛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继国泰君安期货之后,海通期货在为期两个月的仿真大赛中又刷新了多项新记录。期间日均交易量占中金所总量的25%。海通期货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股指期货充满着机遇,但期货公司将面临人才、信息技术、风控体系以及整体服务能力等四大挑战。
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介绍,海通期货备战股指期货已有两年时间,目前各项基础性工作已全部完毕。通过仿真交易大赛检验了整个股指期货交易流程,锻炼了公司的人才队伍。他表示,股指期货的意义在于两点:其一,将开创金融衍生品的先河;其二,股指期货系列制度变革将提升期货市场受关注程度,比如,允许券商参股期货公司50%以上比例的政策,使得券商控股公司大幅增至目前50多家,从而进一步吸引了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推动证券和期货行业的融合。
徐凌认为,未来股指期货交易将面临四大挑战。在人才方面,期货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机构,要最大程度的做好证券客户的服务和交易,这将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信息技术方面,目前我国期货信息技术与成熟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保证金交易的特征,对于整个金融期货的风控体系而言,期货行业只能不断探索改进,而没有一家公司可以保证万无一失;此外,期货行业还将面临服务水平的挑战,而期货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提高客户资产的增值能力。因此,谁能在上述四方面胜出,谁就能抢得股指期货先机。
|
|
来源:
中国证券报 |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
|
|
|
热点新闻 |
|
|
|
|
|
|
财富世界 |
|
|
|
|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