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社保基金:不只是机构投资者 避免为部门利益牵制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01日 00:12
杨涛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签订北美信托银行和花旗银行为托管人,即将启动首轮规模将达1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至此,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得到重大突破,通过利用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组合的管理,可以更好地规避投资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全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我们知道,全国社保基金与地方社保基金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前者依托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投资相对谨慎,后者则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地方规章的约束,投资主动性较高。今年以来,地方社保基金不断暴露出严重的违规案件,体现了现有管理体制的缺陷,而全国社保基金却在相对有效的监管体制下,较好地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在此,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是,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如何更好地处理全国社保基金与社保体系建设的关系,使其真正能够为中国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而不只是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身份。 

    众所周知,2000年成立的全国社保基金的初始目的,是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战略储备,用于弥补随着老龄化发展而出现的社保基金缺口。从目前来看,虽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刚有所萌芽,但社会结构变迁与现有社保体系的弊端,却使得个人社会保障严重不足,由此引发了各种影响和谐社会的潜在风险。可以不夸张地说,目前社会矛盾的积累已经到了危险地步,而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保体系对个人支持不足,是引发矛盾的一个重要来源。由此,全国社保基金应考虑适时地发挥一些战略作用,并积极促进相关体制改革。 

    首先,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法律地位,并尽快出台全国社保基金条例。其中,不仅是为了社保基金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还要着重考虑如何使其更有效地融入现有社保体系的建设。 

    其次,以全国社保基金为主体推动社会保障税的改革创新。目前,全国社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和彩票公益金等几个方面;此外,划拨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用于社保基金的可行性也在讨论之中,但这些资金渠道的可持续性都有限。无论是为了获得长期的稳定资金来源,还是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社保体系与国家社保基金,都应研究和促进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应在法律和行政上,成为这一重大税制改革的主体之一。 

    再者,应探索全国社保基金提高社保水平的具体途径。由于社保基金的流失,统筹空账户的窟窿越来越大,政府财政不得不为空账户买单,近年来都在四五百亿左右。不仅社保覆盖面不高,而且所覆盖的许多人群也难以获得基本保障。有效利用全国社保基金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缓解中央财政负担,并多方试验资金运用于社保的模式,另一方面,为解决影响稳定的重大地方社保问题提供支持,逐渐承担社保体系“最后协调人”的角色。 

    最后,应强化全国社保基金的公共性特征。如果试图以全国社保基金为核心来推进社保改革,必须保持和强化其公共性与透明度,避免为部门利益所牵制。尤其是,要加强在国内外投资中的立法监督与公众知情度,以此避免资金流失以及对公共利益的背离。
 
来源:工人日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