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项晶
10月19日,由富国基金主办、中国基金报协办的“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变局”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立足养老三大支柱的变革以及对未来A股市场的影响与走向,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上海市人社局原副局长鲍淡如、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王慧、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王胜等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共同为养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谏言献策。
陈戈:
富国基金养老投资三大团队接力
中国养老三大支柱
论坛上,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做了开幕致辞,分享了他对养老金投资的思考以及富国基金在此方面的布局。陈戈认为,养老基金投资的本质是要从不同维度强调纪律性,对于投资管理人而言,资产配置是养老金投资的核心,对于居民而言,增加权益资产将是老有所养的关键。
陈戈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经过20年积累,已经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担当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富国基金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养老金业务,自2003年组建年金管理团队以来,经过15年发展,目前拥有养老金投资三大团队,致力于社保、基本养老、年金及养老基金的管理,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坚守行业初心和以投资者利益为先的理念,接力中国养老三大支柱,以期为增进国民的养老福祉贡献专业力量。
据陈戈介绍,富国是基金行业里面最早参与养老金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早在2003年,富国便在业内率先组建了年金管理团队,而2004年被称为国内企业年金的制度元年,2005年富国基金获得首批企业年金资格,开启了养老金投资之路。
第一支柱方面,富国基金于2010年获得社保管理人资格,2016年又获得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人资格。依靠权益、固收、主动量化投资三大平台突出的资产管理能力,富国基金管理了多个社保和基本养老组合。
第二支柱,在2005年获得企业年金资格之后,2007年富国基金开始首只标准运作年金组合的管理,到目前为止,年金管理能力得到众多央企及大型金融同业年金客户的认可。
第三支柱,2018年8月6日,业内期待已久的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富国基金拔得头筹,旗下富国鑫旺养老FOF获得批文,即将开启养老第三支柱投资实践。
据统计,目前,富国基金共管理养老投资组合80余个,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800多亿元。“在养老金投研布局上,富国基金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天候的平台,以期充分发挥富国基金全牌照、多策略的优势。”陈戈特别强调,在人才的选拔上,富国基金始终坚持品德为先,投资能力可以通过团队的培养,但品德是与生俱来的。“市场上投资业绩优秀的人很多,但富国更看重个人的价值观,短期业绩表现不是衡量标准,利益导向过于强烈、一心向着短期排名的投资经理不适合富国的文化。”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富国就建立了独立的养老金组织架构,成立养老金投资部,负责社保、年金的整体管理运作;成立了养老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每季度审视投资决策,指导整个养老金投资的配置与策略;2016年,顺应养老第三支柱和FOF产品发展,又成立了多元资产投资部。
独立的养老金投资组织构架,也为实践多元化的组合策略提供保障,至今富国基金已管理过中国所有种类的养老金组合,并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成竞争力。从最终的投资实践来看,整体上富国基金的养老金投资取得了稳健的业绩。其中,2012~2017年,富国旗下年金固收类组合和含权类组合年化收益均位居市场前列。
展望未来,陈戈表示,养老金投资,资产配置是核心;而居民养老,增加权益资产是关键。他反复强调,养老金投资,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
“站在当前时点,恰逢职业年金开闸、公募养老基金试水,有幸与各位共同参与、共同见证,用智慧、果敢和胆识,主动承担使命。养老金投资在未来改变的,不仅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养老能力,还有资本市场的格局。”
黄兴:
养老 “第二支柱”空间巨大
策略日趋多元
20世纪末,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年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养老金投资部总经理黄兴告诉记者,从社会范围来讲,中国养老金的体系主要以三大支柱为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储蓄养老的规划,这也是从政府、单位和个人这三大层次来构建的一个养老金体系。
他指出,跟海外发达国家相对比,国内养老金尤其是第二支柱目前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中美两国的退休储备来源对比,美国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分别达到18.5万亿、101.8万亿和52.23万亿人民币,而同期中国相对应的数字分别为4.0万亿、1.04万亿人民币,其中我国第三支柱目前还是空白。从结构上来讲,中国目前的养老金体制还是靠基本养老,而美国养老金体系主体是第二支柱,两者差距很大,尤其是国内的第二支柱发展亟待加速。
目前从投资收益上看,整体上中国企业年金5年、10年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49%和6.27%,这跟全球主要国家养老金的同期平均回报率基本接近。展望未来,养老金投资市场化运作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发展规模上,目前中国养老金投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机遇。
不过,黄兴也坦言,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经历了很多变化,年金投资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第一个挑战就是信用风险逐渐加大。2018年至今债券市场违约表现出多发性和集中性,民企尤为突出,这对年金投资的信用风险甄别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富国基金主要通过加强信用研究体系与风险控制、分散投资等途径去应对。第二个挑战是股票波动依然很大,且股票市场走势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在做权益投资时,控制配置比例,挖掘有长期配置价值的绩优标的。第三个挑战是自2013年以来,稳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年金投资要提高收益难度加大。
那如何去应对呢?在黄兴看来,除了传统的资产配置,还可以通过拓展投资范围等途径去提高年金整体的投资收益率。
“譬如富国基金旗下有一款量化对冲的养老金产品,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过量化对冲改善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特征,再加上打新策略,或者是利用流动性较好的股票和股指期货产品来构建类固定收益组合,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比较好的风险收益比。”除此之外,黄兴还表示,随着近几年可转债市场扩容,也相对看好当下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除此以外,人社部已经着手研究扩大年金投资范围,黄兴认为,随着港股通、ABS、REITs等潜在投资品种的加入,未来年金投资有望进行全球化配置。
陈曙亮:
公募基金在养老第三支柱中
应砥柱中流
作为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社保、基本养老、企业年金等资格的基金公司之一,富国基金不仅在养老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资金管理上具有丰富经验,其申报的“富国鑫旺稳健养老”也成功入选了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即将开启养老第三支柱投资实践。
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富国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陈曙亮,在本次养老论坛上分享了从第三支柱出发对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一些思考。
陈曙亮表示,从中国养老金市场看,基本养老保险仍是目前养老体系的主要支撑,个人养老是亟待发展的薄弱环节。从人社部提供的数据看,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替代率差不多在50%以下,这意味着未来将很难保持一个长期、舒适、稳定的退休生活背景。所以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希望个人账户能再提供30%的养老替代品,以应对未来的养老困局。
他认为,中国个人养老储备不足,深层次原因是个人投资的大资产配置意识不强、且资产组合较为单一。目前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投资绝大部分配置于低风险的类货币资产,这并不能有效满足长期养老需求。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老百姓最喜欢的货币基金的年化回报也仅为4.06%;但权益市场中偏股混合型基金业绩的中位数的年化回报亦然高达16.4%。而从国外情况看,投资者不仅注重资金稳健性,还更多考虑了收益问题。譬如美国401K计划中,不同年龄组别的资产配置存在差异,但是有一点共通的是,无论20岁还是60岁美国居民,大类资产配置意识都比较强,差异或在于年龄差异导致的对高风险资产权重的承受力。
“在我看来,养老金投资是一个长期问题,而通过适当的配置权益类资产,则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陈曙亮。
他继续指出,从美国个人养老市场发展来借鉴,个人层面,中国人应加大自主养老意识,尽早规划;机构层面,专业投资机构应加快完善产品线,推出久期风险匹配的产品满足居民的养老配置需求;政府层面,可考虑从顶层设计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引导和激励居民进行养老投资。
今年8月份,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陈曙亮坦言,这是个人养老困境破局下的一次重大尝试,未来公募基金也将尽力打造中国投资者所适配的产品,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健康发展。
据其介绍,在此类产品特征上,一方面将根据风险预算约束分配各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体现出固有的大类配置理念。另一方面,根据宏观基本面及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对权益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之间的相对权重进行微调,优化组合投资收益。
在这样的设计下,此类产品具备四大优势:其一,科学的大类资产配置,可以有效熨平单一资产波动风险,提升风险收益比;其二,通过不同品类间的有机轮动,降低了单一资产短期业绩不达预期对组合整体的拖累;其三,通过设置一年或以上的锁定期,变相提升客户的配置久期,分享资产的长期回报;其四,科学系统地评价和遴选子基金,克服个人投资者对“牛人牛基”的盲目崇拜和追逐。
他说,“在个人养老困局破冰的局面下,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各种现状,未来产品端、投资端都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