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火爆B面:公募基金总份额缩水

2020年07月21日 07:49    来源: 时代周报    

   7月20日,沪上某基金公司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募基金6月出现规模缩水,可能因货基收益低及债券基金回撤较大所致。

  一面是权益爆款基金频频刷屏;一面是固定收益类基金规模缩水。

  伴随着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缩水,规模亦随之萎缩。中基协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公募基金份额缩水超过1万份。其中,货币基金由8.42万亿份降至7.57万亿份,债券基金由3.07万亿份降至2.86万亿份。

  与此同时,公募资产净值由5月底的17.64万亿元下降至16.9万亿元,环比下降4.2%。

  7月20日,沪上某基金公司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募基金6月出现规模缩水,可能因货基收益低及债券基金回撤较大所致。

  7月,固定收益类基金或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权益市场火热,让投资者偏向于配置偏股基金。

  货基规模触顶回落

  近年来,监管强调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弱化货币基金规模排名。然而,在失去了“冲规模”这一功能后,货基份额仍然持续增长,长期占据公募基金半壁江山。

  而目前,这一“长青”产品无疑正面临危机,2020年以来,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加速下行,从年初的2.61%下行至6月的1.59%。

  财信证券分析师刘鋆统计,10年来货币基金的基金份额实现了55倍左右的增长,2010年以来总份额仅在2016年和2019年有所下降,均对应了7日年化收益率大幅下行。

  “目前货币基金持有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明显的消费属性,譬如有些投资者习惯于在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中放一些小额资金,他们往往对收益不太敏感;而另一种是将货币基金作为理财产品,收益太低就可能切换到其他类型。”7月20日,沪上某中型公募电商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多位个人投资者近日亦向记者证实,货币基金收益率一降再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持有意愿。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量价双高”,高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货基收益率。

  今年6月,堪称货币基金增速一大拐点。事实上,在疫情冲击下,一季度股债基金增长乏力,尽管浮动净值型货基存量规模下降,但传统货币基金份额为8.2万亿份,较上一季仍增加1.1万亿份,整体货币基金规模占比上升至50.96%。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目前货基收益率确实在逐步实现与存款利率并轨,银行存款流失压力将明显下降。

  Wind数据显示,理财产品收益率近期亦有波动,但整体收益率均显著高于货基。

  截至6月末,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71%,较上月上升17bp;6个月和1年期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82%和3.93%,分别下降了8bp和7bp。

  跷跷板效应凸显

  7月20日,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度站上1万亿元,连续13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大关。

  股市的火热,激发了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的热情,相对而言,固定收益投资转入低谷。

  有业内人士7月20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7月以来资本市场的热度明显不同,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对公募基金资产结构产生较大冲击。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资金的跷跷板效应一直存在。

  譬如在2006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行业总规模占比为45.25%。伴随着股市火爆,该比例一路急跌,截止到2007年三季度末,货币基金占比已经降到1.91%。

  在2015年,亦有类似效应,2014年年末货币基金占比为45.99%,截止到2015年二季度末,占比已经下滑到33.85%。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指出,在资本市场资金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现股债跷跷板效应的概率更大。通常股债跷跷板体现为基本面预期效应和资金轮动效应。

  随着理财净值化转型深入,资金流动性增强,股市上涨加速资金流入,表现为货币基金赎回、理财产品赎回、债券型基金赎回、股票型基金规模快速扩大等,而理财赎回又加剧了债券资产抛售,导致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反过来又推动理财净值下跌,加速理财产品赎回。

  平安证券分析师刘璐则认为,股债跷跷板不会长期影响债券市场。上个月货基与债基净赎回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则环比上涨2616.63亿元,这部分转移资金的持有者是对市场信息比较敏感的投资者,而绝大部分的债基和货基持有者仍然是将其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7月第2周,基金公司对利率债和信用债均为净卖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被赎回特征。

  增量资金可期

  尽管近期A股行情有所反复,仍有颇多机构看好后市。

  7月16日,沪上某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年初以来,居民存款大幅增长。从银行存款的回升来看,居民储蓄的力量或被低估。

  民生证券分析师田铭认为,从存款端来看,6月新增居民户存款明显高于往年,主要原因是监管政策对表外理财的打击使居民储蓄重新回表。另一方面随着余额宝等理财收益的降低,存放在余额宝的收益已低于部分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收益。

  “从增量资金规模来看,2019年6月至今,公募新成立权益类基金份额(包括主动与被动)已经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的牛市时期相当,而北向增量资金的入市规模弱于彼时险资配置规模。” 华泰证券研报中指出。

  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对险资权益投资差异化监管,提高优质险企投资比例上限。

  方正证券分析师左欣然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本次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适当放开,将大概率为权益市场带来具备长期投资属性的增量资金。假设险企主动加仓0.5%―4%,则将为权益市场带来近1000亿―7000亿元增量资金。

  刘璐认为,本次进入股市的资金更多的是增量资金。随着股市逐渐转为慢牛,对市场较为敏感的投资者完成资产配置调整后,债基与货基流动性向权益市场分流的现象将会有所好转。

  年初以来,居民存款大幅增长,是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的,而货基和债基这类固定收益类品种依然是底层资产配置的首选,后续货基和债基的流动性将会得到补充。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股火爆B面:公募基金总份额缩水

2020-07-21 07:49 来源:时代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