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产业基金新动向!这些热门领域受青睐

2022-09-15 09:3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已成为上市公司练 “内功”的重要方式之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已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的公告,其中约4成拟投资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借助外部专业投研力量以及资金支持,上市公司或整合产业链,或多元化投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实现推动产业整合、拓宽外延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兴产业受青睐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下半年参与设立的产业基金大多投资于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8月26日晚,江苏国泰(002091)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拟与相关方共同投资设立国泰金石(常州武进)新能源产业基金。产业基金首期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人民币6.9亿元。该基金拟主要投资于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相关领域。

  8月22日晚,中鼎股份(000887)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海睿投资等共同出资设立产业基金,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1.8亿元,占总认缴金额的50.7%。该基金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优质项目进行投资。

  新材料领域同样受青睐。8月19日晚,火炬电子(603678)披露与福创投、华兴创投共同投资设立福建泉州新材料产业基金,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2.5亿元,其中火炬电子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5000万元,占认缴出资总额的19.99%。该基金专注于国家支持的新材料领域的战略性投资,重点投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相关产业链。

  记者梳理发现,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参与设立产业基金跨界布局新兴产业。大名城(600094)7月13日晚发布公告称,其拟参与投资设立的产业基金计划投向以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领域和以新品类、新场景为代表的消费升级领域。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成长空间,也有利于打造新增长极。

  注重产业协同

  从上市公司参与投资产业基金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机会,进一步加强产业协同。

  9月14日,福日电子(600203)发布公告称,为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和整体价值,进一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提升产业协同,公司子公司与恒信华业、苏州纳星等合伙人签署合伙协议共同设立纳星基金。

  有投资界人士告诉记者,在产业发展快速更迭的背景下,大多数公司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通过投资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可在自身投研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专业创投机构最大化发挥自身对产业链上下游开拓的优势,同时深入挖掘产业协同机会,快速发现、培育新技术,以实现“产业升级+盈利跃升”的双重目标。此外,在真正寻找到具备产业契合度的好项目后,通过合理高效运作,上市公司还能够借助产业项目投资以及后续的退出获取投资收益。

  近年来连续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的广日股份(600894)表示,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借助其强大的资源平台和资本运作能力,支持公司对外部的优质资源、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和并购,对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主业及新产业(300832)的快速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华铁股份(000976)表示,公司参与产业基金投资将有利于聚焦公司核心主营业务,在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积极搜索与公司存在产业战略协同、优势互补的优质投资标的,旨在通过参股投资、并购等方式为公司储备项目,积极推动公司的业务升级及战略布局。

  部分产业基金“夭折”

  当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并非都一帆风顺,有一些上市公司的产业基金项目“戛然而止”。

  近期,就有来伊份(603777)、东箭科技(300978)、吉峰科技(300022)等公司的产业基金事项因行业波动等原因被终止。

  查阅相关公告,来伊份曾于去年5月宣布与其他合伙人共同投资消费产业基金,该基金将投资布局于食品饮料、调味品及新零售等消费产业相关领域的境内外优质或高成长企业。然而,公司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行业竞争态势发生变化“为由,于今年8月底正式终止筹划1年多的投资事项。

  东箭科技表示,鉴于合作各方在合作理念、投资方向等方面出现较大分歧,导致产业投资基金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经综合考虑并经结合合作各方的合作意愿,决定取消设立该产业投资基金。

  在前述市场人士看来,产业基金是实现上市公司自我升级的工具之一,对于合伙方的选择以及投资的产业、标的的筛选至关重要,也是公司最终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协同效应的关键。因此,如果其中一环与预期出现偏差,都会导致产业基金最终难以成行。

(责任编辑:李荣)

查看余下全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下半年产业基金新动向!这些热门领域受青睐

2022年09月15日 09:3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