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这类产品全部亏损

2023-01-05 11: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历经三年过渡期后,资管新规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迄今已满一年。 

  “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基本上改造完成了。”1月4日,一位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当年内有38家券商的78只产品(A/B/C/D合并统计为1只基金,下同)陆续完成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迄今已有43家证券公司196只大集合产品转公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市场大震荡下,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赚钱效应不显,其中权益类产品全线告负,年内亏损最大的基金净值下跌逾38%。其中,招商资管、方正证券、光大资管的产品收益垫底。 

  不过,在惨淡的市场下,与公募基金的业绩相比,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的差别并不明显。有大型券商资管人士表示,接下来券商资管发展的关键应是顺应资管新规趋势,构建主动管理能力。 

  大集合转公募基本完成  

  “我们公司的大集合转公募工作都完成了,2022年7月我们的产品都获批了。”1月4日,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已有近10只大集合公募化产品。“整个券商行业的大集合转公募应该都已完成了”。 

  对于2022年具体的改造情况,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张怀若表示,“2022年,券商资管的公募化改造在持续加速中,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2022年以来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的重点。” 

  Wind数据显示,前述38家券商的78只产品中,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数量最多的是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皆为34只,占总改造数的87%。 

  值得一提的是,大集合公募化产品中有35只货币市场型基金,其中34只是在2022年这一年中完成公募化改造。 

  此外,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还有混合型基金6只、FOF基金3只、股票型基金1只。 

  最新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大集合转公募产品是2022年12月23日成立的两只基金——国信睿丰债券型基金、天风金管家货币市场型基金。 

  截至2022年底,已有43家证券公司196只大集合产品转公募。 

  其中,大集合公募化产品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具体来看,债券型基金94只,占比48%;混合型基金54只,占比28%;货币市场型基金35只,占比18%。 

  此外,大集合公募化产品还有股票型基金和FOF基金各5只,国际QDII基金2只,另类投资基金1只。 

  “大集合产品改造后运作方法和公募一样了,接下来关键是构建主动管理能力,头部券商资管这一块必须发力了,要符合资管新规趋势。”一位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权益基金全面告负 

  在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基本完成的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业绩集体亮相,与基金公司的公募产品同台竞争。 

  “从公募化改造产品业绩来看,债券基金表现最好,而股票基金几乎都为负收益。与公募基金表现相比不相上下,差别不明显。”张怀若如此评价第一次的大集合转公募产品的集体亮相。 

  Wind数据显示,2022年的196只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中,118只基金成立于2022年之前有业绩显示,另有78只成立于2022年暂无历史业绩显示。 

  其中48只取得正收益,占有业绩显示总数118只基金的比例为 41%;70只负收益,占比59%。 

  上述48只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中,包括债券基金45只,1只货币型基金、1只QDII基金,以及1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唯一一只正收益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华安证券汇赢增利一年持有A,2022年收益为1.65%,总规模为22.77亿元。 

  2022年中报显示,该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为6.86%,可转债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为18.45%,两者相加,即该基金的权益投资占净值比为25.31%。也即是说,这是一只“固收+”基金,投资方向仍以固收类为主,并不属于权益类基金。 

  这意味着,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中,2022年权益基金没有一只正收益产品。 

  大集合转公募产品的2022年度收益冠军是一只QDII基金——广发资管全球精选一年持有A人民币,全年收益9.43%。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基金规模仅1.19亿元,基金经理骆霖苇,其公募基金经理管理年限不到1年。 

  排名紧随其后的是东证融汇禧悦90天滚动A4.06%,东证融汇鑫享30天滚动持有中短债A3.65%,中信证券增利一年定开A3.5%,国联金如意3个月滚动持有A2.94%。 

  此外,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回报跌破30%的有5只产品,分别为招商资管智远成长A-38.05%,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A-35.79%,光大阳光智造A-34.09%,东海证券海睿健行A-32.24%,中信建投价值增长A-30.38%。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排名靠后的产品全部为主动权益基金。 

  不过,相较而言,2022年整体公募基金的表现也不佳,仅3成基金实现正收益。其中仅3%左右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取得正收益,就连百亿基金也表现不佳,53只百亿主动权益基金中,仅2只取得正回报。2022年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下跌了21.03%。 

  所以,尽管2022年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中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但与公募基金的主动权益基金表现相比不相上下。 

  一位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券商在权益投资的优势是可基于研究所和投行,借助资本市场业务等对公司和产业加深理解。” 

  “我们作为头部券商资管,将在主动管理上发力。一是打造主动权益类团队;二是同时发挥固收、固收+、量化、衍生品、定增等多策略优势;三是在固收和固收+发挥信用分析和风控优势。”上述券商资管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惨淡!这类产品全部亏损

2023年01月05日 11: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