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基金年末业绩“排名战”

2024-12-25 07:40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康博)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理性看待基金年末业绩“排名战”

2024年12月25日 07:40    来源: 证券日报    

  临近年末,基金业绩“排名战”正热。业绩排名是对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在一段时间内投资能力的验证,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市场各方也应理性看待基金产品业绩排名,既要拉大时间跨度进行长周期考量,更要关注业绩高增背后的管理人投资逻辑、调仓思路和投研能力,切不可唯名次论。 

  基金公司看重业绩排名,是因为排名靠前,就能打响品牌、吸引投资者,进而做大规模。而不少基金公司有浓重的规模情结,只是其中部分偏离了“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初心。基金经理追求好的排名,可以带来名利双收的实际好处。投资者关注业绩排行榜,则是为了在众多基金产品中寻找中意标的,更是为了追求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因此,公正客观的业绩榜单本是有利于市场运行的。而追求排名应该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加大调研力度等,不能为了排名而排名,甚至“弄虚作假”。 

  客观来看,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治理和投资者更趋成熟,基金行业业绩“排名战”乱象已有所收敛。不过,仍有一些现象值得关注。例如,为了冲高短期业绩,部分基金产品出现了跨界操作、风格漂移、暂停申购等情况。一些市场热度不高的主题型基金,时常出现前十大重仓股与基金合同约定投资主题不符的情况,造成风格漂移;一些名为“稳健”“价值”的基金产品,转而配置市场追捧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等成长股;还有部分迷你基金依靠灵活的配置和激进的投资风格,在“排名战”中取得了领先优势,并为保住这种优势而暂停大额申购。 

  更有甚者,为了短期排名好看,打压竞争对手的重仓股、同门基金拉抬交叉持有的重仓股或排名靠前基金产品的独门股。对于这些“歪招”,监管部门已出手整治,近年来更是大力推进基金公司摒弃过度打造“明星基金经理”、过于依赖单一旗舰产品等做法,加强公司“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在笔者看来,基金公司应认清投资环境变化,发挥业绩排名的正向激励效应,着力提升投研能力。一是落实长周期考核,真正与时间做朋友。可喜的是,不少基金公司特别是头部公司已在淡化“明星基金经理”“冠军基金”,并稳步提升实施3年期、5年期等长周期业绩考核的产品占比。部分公司探索从经济效益指标、合规风控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多个维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基金经理与持有人长期利益相绑定的激励约束措施,提高投资者获得感。 

  二是提升基金产品业绩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打造长期优势。股市投资世界里少有“常胜将军”,基金行业还一度出现“冠军魔咒”,上一年度排名数一数二的产品往往在下一年“泯然众人矣”。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靠灰色手段冲刺短期业绩,迟早会在大潮退去时露出真实情况,造成基金规模和业绩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投资者体验以及基金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是传递投资理念,注重与投资者的长期陪伴。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耐力比速度更加重要。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再简单地“按图索骥”,唯短期排名论。基金公司应加强投资者客群特征分析,包括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投资周期等,根据投资者特点提供适配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传递投资理念,实现双方长期携手,共同成长。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试金石。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和磨砺,才能辨别出哪些是昙花一现的幻影,哪些是历久弥坚的真金。理性看待火热的基金业绩“排名战”,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