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提示北信瑞丰基金存重大风险隐患

2025-01-06 07: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关婧)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监管部门提示北信瑞丰基金存重大风险隐患

2025年01月06日 07:3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刘伟杰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4年三季度中下旬以来经历人员动荡,包括监察稽核部、内控审计部、信息技术部、市场部、固收投资部等员工均出现大面积出走情况。

  公司网站信息显示,北信瑞丰基金总经理刘晓玲、副总经理王乃力等高管均未现身产品信息披露的最新高管名单中。知情人士称这两位高管已数月未履职,但却未见公司对外信息披露。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采访北信瑞丰基金,对方拒绝置评。知情人士提供的材料显示,有关部门已经发函称,核查发现,北信瑞丰基金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危及公司的稳健运行。

  人事动荡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信瑞丰基金总经理刘晓玲、副总经理王乃力均已不能进入新搬入的办公室。中国证券报记者自2024年10月以来,多次尝试联系王乃力,但其电话均无人接听,上述两位高管的“离职传言”早已甚嚣尘上。

  公募基金行业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北信瑞丰基金刻意“模糊”的一些信息,已然露出痕迹。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北信瑞丰基金近期发布的多份产品资料发现,刘晓玲和王乃力均未现身公司高管的名单中。以2024年11月28日发布的“北信瑞丰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为例,在该招募说明书的第三部分“基金管理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仅出现北信瑞丰基金董事长夏彬的名字。

  中国证券报记者翻阅2024年8月8日发布的“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2024年第1号”发现,“董事会成员”信息中尚有刘晓玲的名字和简介;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总经理刘晓玲、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在列。但在2024年10月24日发布的“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2024年第2号”中已未能发现上述人员的身影。作为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刘晓玲和王乃力任职是否出现变动,北信瑞丰基金的公告信息和公开信息中,并未对此做出任何相关的信息披露和解释。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信瑞丰基金方面,但对方未就此置评。

  事实上,刘晓玲和王乃力的“职场失踪”,只是北信瑞丰基金近年来人事动荡的一个缩影。

  2023年12月29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2月27日起,任命刘晓玲为总经理。此前,王乃力曾代任总经理一职长达数月时间。

  据悉,刘晓玲先后在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宏利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任职,曾担任渠道总监、零售市场部负责人、公募事业部市场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务。

  在刘晓玲就任之前的几个月,北信瑞丰基金迎来新“掌门人”。2023年8月17日,北信瑞丰基金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永东因个人原因离任,新董事长由夏彬担任,夏彬同时还代任公司督察长。不过根据相关规定,基金公司其他高管代任公司督察长时,一般不超过六个月时间,但夏彬代任督察长已超过一年三个月。

  监管部门提示重大风险隐患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证监局在2024年10月发出的《关于对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监管关注函》称,近期核查发现,北信瑞丰基金在治理结构、董监高履职、系统运维等方面存在违反公募基金监管法律法规情形,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危及公司的稳健运行。

  根据上述《监管关注函》的要求,北信瑞丰基金要“严格遵守《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有效落实监管要求,尽快恢复合规、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合规内控体系,切实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并于2024年11月20日前报送经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23年年度报告、由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年度评价报告”。

  在此之前,北信瑞丰基金向北京证监局提交《关于恢复治理结构的工作进展的报告》称:“2024年9月29日,经党委会前置审议,公司同日召开临时股东会与董事会,其中,经股东会审议,已免去刘晓玲董事职务。董事会关于免去刘晓玲总经理职务,由董事长代任不超过6个月的议案获得了7票中的5票,但莱州瑞海投资行使了一票否决权,致使议案有效通过存疑。”

  穿透股权结构来看,北信瑞丰基金属于信托系基金公司。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由北京国际信托与莱州瑞海投资共同发起设立。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国际信托,持股比例为60%;第二大股东为莱州瑞海投资,持股比例为40%。

  管理规模缩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北信瑞丰基金因人事问题备受诟病。

  成立于2014年的北信瑞丰基金,在2019年以后迎来新老“交棒”:2019年10月,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周瑞明离任,近两年后,第一任总经理朱彦也选择离开。2023年8月,时任董事长李永东和总经理赵远峰双双离任。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9年至2023年,不到5年的时间里,该公司已变更了两次董事长和两任总经理。

  李永东曾公开表示,要用3年左右时间争取非货币基金规模达到行业中位水平;用6年左右时间,争取非货币基金规模进入行业前1/3行列。此后,北信瑞丰基金进行了系列改革动作,包括推行事业部制试点、改革激励约束与选人用人机制、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等。但在李永东任职的时间里,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从2019年末超过100亿元下降至2023年二季度末的30亿元左右,下降幅度约为70%。

  “李永东时代”结束,“夏彬时代”开启。按照夏彬的从业经历,其实行业有理由期待北信瑞丰基金重振雄风的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夏彬曾在国信证券、中电投资控股公司、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华夏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担任过投资部总经理、销售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裁等职务。

  然而事与愿违。夏彬接棒以后,北信瑞丰基金管理规模并未有所提振,反而引发了“欠薪”“劳资纠纷”“裁员风波”“董事长办公室超标”等舆情。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约38亿元,旗下拥有6位基金经理和22只产品(A/C份额未合并)。

  负面舆情频频刷屏

  2024年5月,一则北信瑞丰基金“欠薪”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据某内部人士5月2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公司原本是5月15日发工资,但截至目前工资已拖欠一个礼拜,且公司也没有及时给个说法。”

  随后“欠薪”舆情愈演愈烈,北信瑞丰基金回应称,所谓“欠薪”传言为不实信息,公司仅对薪资发放时间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上发薪模式转变为下发薪,所有员工每月薪资均正常、足额发放,无任何延误或克扣情况发生。

  到了2024年7月,因转正考核流程的争议,北信瑞丰基金又陷入了“劳资纠纷”。彼时有北信瑞丰基金员工称,公司对多位已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发放转正考核通知,因而引发对转正考核流程的质疑。该员工表示:“争议在于,按照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届满,用人单位未要求劳动者离职的,应视为自动转正,而该公司此时发布转正考核通知,并提出新的转正考核要求,疑似强行变更试用期限,并变相阻挠新员工转正。”

  2024年10月,中国证券报记者收到北信瑞丰基金旗下某基金经理爆料:“北信瑞丰基金员工已出现大面积离职,大幅降薪,不少员工只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度工资,包括监察稽核部、内控审计部、信息技术部、市场部、固收投资部等多个部门员工大面积主动或被动出走。”

  另一位北信瑞丰基金的离职高管人士称:“其实部分高管已出现实质性离职,但一直未进行信息披露。另外,公司还不给部分协商离职员工补偿及不给开具离职证明等,我离职几个月前都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月度工资。”

  基金经理和高管的变化也波及到了产品管理方面。随着北信瑞丰基金固收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靳晓龙等人的离职,多只固收以及货基产品由基金经理董鎏洋接管,她一口气担任了多只产品(A/C份额未合并)的管理人,当前在管基金规模达到34亿元,占据北信瑞丰基金总规模的近九成。

  公开资料显示,董鎏洋在2015年9月入职北信瑞丰基金,担任固定收益部信评负责人、基金经理助理,她曾在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先后担任北信瑞丰丰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北信瑞丰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等产品的管理人。此外,自2024年10月以来,她接管了北信瑞丰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北信瑞丰宜投宝货币市场基金、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等产品。

  上述离职的高管人士称:“董鎏洋足足三年未管产品,刚刚回归却一口气接管了这么多产品,其管理能力和对目前资本市场的把握令不少投资者感到担忧。”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