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张茉楠:美元中长期转强背后的逻辑

2013年06月04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周,美元指数一度触及84.5大关,创下近3年来最高水平。截至5月,美元指数累计上涨1.9%,是2月以来最好月度表现。此外,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报告显示,截至5月28日当周,美元净多头头寸增至426亿美元,是该委员会2007年开始追踪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元正处在趋势性上升的“周期拐点”。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大幅陡峭化上移的趋势已经显现,这是美元中长期走强的一个明显信号。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三次量化宽松并未对美元产生太大影响。由于全球复苏异常艰难,特别是欧债危机不断反复,使得美元避险资产地位重新回归。从资本流向看,金融项目下资金的整体流动仍然是从新兴经济体流向美国的格局,这也是美元为何没有出现大幅贬值的原因所在。

  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元持续走强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整。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取决于长期维持低利率的必要性和成本,削减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并逐步回归货币政策常态也是大势所趋。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不是决定美元中长期走强的最主要因素。

  美元中长期走强背后的真正逻辑是美国经济正出现长期结构性改进的迹象,开始进入上升期。金融危机以来,在“再工业化战略”指引下,美国加紧在全球新产业中布局,试图构筑先发优势。奥巴马第二任期内正在积极推行再工业化政策,包括提高增长潜力(促进研究开发以及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独立”战略、推动“制造业回归”等。预计机械、汽车、飞机、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等出口因技术创新、能源成本下降而能够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有利于重塑美国竞争力基础。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本质是产业升级,这并不依赖于弱势货币,却能够对美国贸易平衡带来修正作用,并与页岩气革命一道大幅缩减贸易逆差,加速美国经济的再平衡。此外,尽管公共部门去杠杆化仍比较艰难,但私人部门已基本完成“去杠杆化”过程。企业部门的现金流和利润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美国股市上涨和房地产价格上涨也导致居民部门的财富效应再现。因此,贸易失衡的修复和“去杠杆化”过程的推进,也将反过来进一步夯实美元中长期走强的基本面基础。

  美元中长期走强对全球流动性、资本流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将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全球很可能再现“剪羊毛”效应,势必给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汇率市场稳定以及资产价格带来新一轮冲击。

  美元中长期走强对中国的影响则更加深远。一直以来,中国以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和较好的产业配套体系克服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为全球的价值洼地。然而,随着中国推进工资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一系列制度性改革而带来的生产要素价格重估,必然压缩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空间,给亟待产业升级的中国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美元套利资本的中国资产价格主要赚取的利润包括利差、汇率升值和资本增值。由于影响美元套利的因素主要有利率、汇率和风险偏好等,一旦美元中长期转强,这些影响因素势必出现趋势性逆转,对包括房地产价格在内的中国资产价格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中国必须高度警惕“水落石出”后的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