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探索提振股市方略 解决股市长期资金是关键

2013年07月08日 07:07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目前的股市犹如斜坡上的老爷车,一块山顶上落下的小石头便能砸个大坑。虽然六月份的“压力测试”已成过去,但股市的复苏却显得更为艰难。不断有人询问如何重振股市雄风,笔者以为,一方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急是没用的;另一方面,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恢复股市生机,而且两个红利都需要,两手都要硬。自然,股市长期低迷有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方面的因素,但监管部门应从战略层面布局。

  一、从制度上解决股市资金不足的问题

  股市说到底还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没钱,融资阀门即使打开了,不久还是会关闭。因此,解决股市的长期资金是一切的关键。

  1、建立银行资金合法进入股市的路径。目前通过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进行融资存在三问题:一是资金总量有限,二是利率过高,三是很难做到即时。应允许“核心监管指标达标、风险管控到位、信息系统完善”的大中型银行将其部分富余资金通过券商间接进入股市:让有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通过登录券商交易平台、券商通过简单后台审核后按基准利率(如Shibor)之上加若干BP予以即时融资、券商通过与银行进行每日结算。为控制风险,可先对AA级以上券商、每家对应不超过3家银行予以试点。如果能允许1%的银行资金入市,那么就会从根本上改变股市资金面。

  2、充分利用目前外汇储备丰沛的有利条件,建立国家平准基金(有别于社保)。该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在股市出现重大危机时进场稳定市场信心;在股市形势好转时可以通过公开卖出基金份额套现。

  3、加快和相关国际机构谈判,尽快让A股纳入MSCI等各类国际指数。

  4、加大QFII和RQFII额度审批,尤其应加大纯股票投资的额度;目前,这些国际投资者的投资大部分是债券。同时,制订允许外资自然人进入中国股市的时间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A、B股合并方案,建议首先让持有B股的境外自然人投资A股,以坚定其长期以来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5、适当加快ETF、特别是专注于蓝筹股的ETF审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外开放前,监管部门应大力宣扬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应制定相应的税收、外汇制度,避免外资成为短炒热钱;同时,政策实施前应给予至少3个月的过渡期。

  二、适当增加投资工具

  国际上,投资者买入X股票的同时一般会卖出同类型、但明显高估的Y股票,套现Y后的资金再买入X,如此则收益会倍增。建议扩大融券标的至所有上市满3个月的股票。相信这对于消除概念股的泡沫、树立价值投资意义积极。

  另外,可以考虑放开涨跌停板制;相对而言,笔者不主张放开T+0交易。

  三、严格实施退市机制

  一个正常的股市确实需要恢复融资功能,但这并不全面。完整的股市应该是有进有出,这只要看看成熟股市就很清楚。现在的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去年以来概念股飞涨,而所谓的蓝筹股灰头土脸,“劣币驱逐良币”威力无穷。因此,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虽然重要,但更为迫切的还是严格退市制度。唯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恢复市场的理性投资。

  四、进一步加大市场透明度

  1、监管透明化,尤其是重大政策(如新股发行)的酝酿应充分听取各类投资者的意见。

  2、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消息”之所以主导当前股市,关键还是有关资产注入或重组的重大信息可以提前被人知晓。其次,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业或公司重大变故,上市公司有责任向市场作出解释。另外,可以考虑目前券商、房地产公司每月公布经营信息的做法是否能够进一步推广至全市场。

  3、加大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知情权,允许持有上市公司一定股权比例(如3%股份)的基金、保险(放心保 )机构等列席公司董事会(如存在利益冲突或同业竞争,经过一定程序审批后可以豁免,如投资者参会则在信息敏感期停止买卖该股票).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