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大妈VS金融巨鳄”的战斗,仍旧在国际金价的跌宕起伏中不断延续,而对于胜负,其实谁也无法准确预言。
2013年4月12日-15日,国际金价猝不及防地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急挫至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
假如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真是这场“哑剧”的幕后总导演,那么当指数顺从地任由摆布时,他们的喜悦之心一定溢于言表。
但与此同时,当“金融巨鳄”们收到由生活在我们身边,亲切、和蔼的“中国大妈”们,以300吨黄金,近1000亿元人民币为代价,向他们发出的“挑战书”时,相信,久经沙场的“金融巨鳄”们,也同样会感到汗颜。
多空飘忽的金融巨鳄
对于预言金价走势,这一最能“炫耀”自身高屋建瓴的恒久金融话题,当今世上人所共识的三位“金融巨鳄”——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都乐此不疲。只不过,“凡人”很难从他们嘴里,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投资见解。
在这里,笔者想着重介绍的,是黄金曾经的坚定唱多者吉姆·罗杰斯。曾几何时,“唱多”黄金为他传奇般的投资履历,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倒逼国际黄金暴涨至852美元/盎司“天价”,但紧随其后,半年内涨幅超100%的第一轮国际黄金牛市却戛然而止。
1990年,作为“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已经在投资界声名鹊起的罗杰斯,恰巧来到前苏联。而当他发现那里的居民正在疯狂抢购黄金饰品时,敏锐的罗杰斯去拜访了前苏联最大的金矿开采组织头目,并从与他的攀谈中,总结出了颇为知名的一条投资原则——“不管赌什么,永远跟中央银行相反,永远跟现实世界一致”。
从此,罗杰斯开始践行他的投资原则,并坚定地唱多道,“我没有抛售过任何持有的黄金,如果黄金走低,我选择入市增持。如果大幅下跌,我将增持得更多”。
二十载春秋后(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那场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让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严重受挫。价格仅有256美元/盎司的黄金开始发力上扬。2005年,受原油价格一路走高、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创下了24年来新高至500美元/盎司。与此同时,黄金坚定唱多者——罗杰斯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不过,即便罗杰斯在黄金投资上曾大获全胜,后来又以“也许今后会有其他更好的保值手段,但我还不能确定它是什么”的一席话来赞美黄金,如今的他,却毅然决然地在黄金价格多、空之间飘忽不定。
2008年,国际金价在上半年突破1000美元大关,又于11月跌至每盎司700美元附近。彼时,一贯唱多的罗杰斯却一反常态地给出了金价或将跌至每盎司600美元的预判。
2012年11月,造访中国的罗杰斯态度再度翻转,他透过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向对他顶礼膜拜的中国“投资迷”们坚定地表达,买房不如买黄金。对于这番陈述,我们应该“相信”的是,作为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投资大师,罗杰斯一定知道“房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如今看来,幸好“中国大妈”们没有听信罗杰斯的建言,或者她们根本就不知道罗杰斯为何许人也,否则,一旦300吨黄金,近1000亿元人民币的“家底”提前入市,在2013年4月12日-15日,国际金价“暴跌”之时,“中国大妈”们或将“血本无归”。
“中国大妈”未必会输
另一位备受尊敬的“金融巨鳄”,全球价值投资者的领袖——巴菲特,曾形象地比喻,“世界上所有已经开采的黄金堆起来,也就是一个不大的金属块。按照目前的金价,这个金属块可以换全部的美国耕地,再加10个埃克森美孚,再加上1万亿美元现金。你愿意选哪一个?谁能产生更多价值?”
巴菲特似乎没有违背“诺言”,从他的投资履历中,人们不难发现,巴菲特只对可口可乐、卡夫这样拥有稳定持久增长前景、又有健康的现金流企业抱有信心。在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黄金无用”理论者看来,黄金只是作为一种贵金属,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而从实际用途的角度出发,白银、铂金、钛、铱等其他贵金属的投资价值,甚至都要优于黄金。
5月份,巴菲特又在最新发表讲话时坚称,“即使金价跌至1000美元、甚至800美元,我都不会心动”。和巴菲特保持一致的还有罗杰斯,不久前,他抛出观点称,“2013年黄金价格已累计下跌超过20%,黄金已持续将近12年牛市,再度跌入熊市并不令人惊讶”。
在罗杰斯、巴菲特之外,还有一位“金融巨鳄”索罗斯,在索罗斯曾于去年8月大举增持黄金信托基金的背景下,今年4月,他公开宣布了其“黄金避险地位已经被毁灭”的新观点。而正在此时,华尔街却爆出“猛料”, 称持有大幅空头(对冲基金)的索罗斯可能参与了这轮黄金“大屠杀”。
不论内幕如何,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罗杰斯、巴菲特、索罗斯,三位世界顶尖“金融巨鳄”颇为罕见地抛出了一致观点——看空黄金。至此,黄金这一几千年来,人们最为认可的保值手段,被“金融巨鳄”们描绘成了一个随时有可能被挤破的“泡沫”。
“中国大妈”们显然没有轻信“金融巨鳄”的话,或者说,“中国大妈”们领悟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选择在“金融巨鳄”们恐惧时,“贪婪”一把。
今年4月,国际黄金价格一度跌破1400美元大关,最低跌至每盎司1321美元。随后,中国、印度等地民众抢购黄金,金价开始反弹,收复1400美元大关。若在此时分出胜负,实质上“中国大妈”们已经在与“金融巨鳄”的战斗中取胜。
只不过,好景不长,金价在稍作反弹后再度暴跌,5月16日,国际金价又一次跌破1400美元大关,一度跌至1368美元每盎司。一时间,坊间、媒体的声音又倾向了“金融巨鳄”一边,以“中国大妈”损失惨重、“中国大妈”必败等为标题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面对如此一般的“墙头草”式报道,相信不少具有一定金融常识的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大妈”们真的错了吗?
要知道,即便反复无常的“金融巨鳄”罗杰斯,也曾表示,黄金几千年来一直是传统的保值手段。它可能会在某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购买力。但在恶性通货膨胀来临时,它的保值功能会给人以信心。“也许今后会有其他更好的保值手段,但我还不能确定它是什么。”
而“中国大妈”们的投资,正是仰仗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更何况,她们出手时机,是在所有人,包括“金融巨鳄”们都对黄金表示恐惧之时。事实上,“中国大妈”们遵循了巴菲特老前辈的谆谆教诲。
也许,黄金正在不断摆脱其金融属性,但谁又能保证,未来它的特殊商品属性、艺术价值不能取而代之,甚至超越呢?“中国大妈”们在这场战斗中输了吗?显然还没有。(证券日报 于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