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夜谈
7月,我国领导层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定调:GDP不滑出“下限”,这表明政策将在短期风险和长期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实际上,为保住经济增长下限,我国政府的手段多的是,但要舍得下准药下狠药,却是有一定难度的。
随着美国GDP增速的继续上行和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下半年金砖国家可能将普遍面临资本外流压力。与经济结合紧密的发电量、货运量、经济信心指数等指标却显示我国二季度经济形势继续走低,从环比来看也要差于一季度。
当前,救市的备选手段虽多,但我国决策层更应该找准病根,以防用错药。我们应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阻碍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比如上半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两个领域的扩张不但未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反而在金融资源上产生了对其他部门的“挤出效应”,造成社会实际融资成本偏高——实体企业借不到资金,社会财富趴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不愿动弹,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热情受到了抑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证明了这点,上半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分别是45.2%、53.9%,而一季度二者分别为50.5%、30.3%。这意味着二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提升且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外,出口增长也在月月下降。这就表明,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消费一直没有被培养起来,老的动力——投资与出口却靠不住。
好在决策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由于虚假贸易的存在而掺杂了较大水分,但政府显然采取了更正措施,令这一现象在5、6份得到了遏制。这说明,政府有决心面对实际的问题。又如央行保持住房贷款利率不变的立场也反映了政府对房地产政策的谨慎态度。
中国双位数的GDP增长时代已渐行渐远,保增长已经不应再是目标,而是改革的手段。新时期,我国最重要的是注重增长的质量而非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合理消化、转移过剩产能,培育世界性的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