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此起彼伏。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央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盘活存量的有效途径。而且,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推动金融改革的客观需求,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监管层有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的打算,未来试点额度的限制将首先取消。
盘活存量的需要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存量债务规模庞大。截至2013年二季度,人民币债券托管量超过25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高达68.08万亿元。
激活庞大存量资金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国内资产证券化从2004年就开始拉开序幕。当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试点。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让起步不久的资产证券化之路陷于停滞。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新开闸。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如果将部分资产通过证券化形式打包卖掉,信贷资金就腾出来可以继续发放贷款。
通过市场定价,将这些流通性普遍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具有良好流通性的证券,增加资本的良性循环,有助于达到盘活存量的目的。而且,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不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盘活这些低流动或不流动的信贷资产,还可以降低金融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再融资、补充资本金、增加流动性,减轻对资本市场的融资依赖。
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开始,但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的试点额度较低,不能满足需要。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试点额度一共500亿元。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需要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盘活存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
国务院在宣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诸多措施中明确表示,要“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也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能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更好的支持,当商业银行把一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就可以腾挪出更多的信贷空间,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
但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额度还远远不够。500亿元额度试点范围的发行人主要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尚未纳入试点。
不过,阿里巴巴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支持小微企业开了一条新路。
此前,深交所发布公告称,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1号-10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并将在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挂牌转让。有业内人士估算,阿里小微信贷此次借道资产证券化,或将可满足80万家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阿里小微信贷借助资产证券化,等同于是让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间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证券日报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