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存在通胀的中国存在明显的滞胀压力——经济增速不高,企业效率低下,物价却维持在高位。
滞胀是价格调整带来的压力,也是原有模式劣质化之后的必然后果。
CPI权重占30%以上的食品价格居高不下,7、8月份的连续高温犹如火上浇油,蔬菜与肉价均开始回升。按照商务部农副产品价格指数,小包装大米与面粉、蛋类价格小幅回升,鲜肉类价格大幅上升。
这是天气的关系,但天气背后是产品质量的低下,小农经济要转变成可以监控的现代化市场经济,饲料、化肥、人工、机械、检测、品牌宣传等大量投入,成本还将继续上升。
最近爆出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安全事件,他人之祸并不能印证中国食品安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米面奶等食品维持较低的价格,是以质量下行、土地退化为代价的。
制造业情况没有好转,7月出口有所回升,恐怕是长期在底部徘徊的先兆。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与油脂等农产品价格低迷,因为此前高估中国进口量,全球主要矿业出口商正在重新调整过于乐观的计划。从澳大利亚、拉丁美洲到非洲的铜、镍和煤炭生产商必须要降低扩张步伐,以适应中国经济不到8%的增长。据路透社报道,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表示,随着本币大幅贬值冲击财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施压现金流,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大降84%。
回头来看国内的成本,却节节上升。作为制造业基础的石油价格维系在高位,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产能过剩严重,却没有带来效率的提升。
今年7月20日,新价格机制下成品油价格上升,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8470元和7645元,随着自然资源无处不紧缺,随着价格改革,未来油价、水价还将进一步上升。
另一些隐性成本不容忽视,房租就是其中之一。全国房租连涨42个月,北京房租连涨52个月,上海房租连涨37个月,广州房租连涨45个月、深圳连涨48个月,中国商业进入恶性生态,所有进入大城市创业的年轻人、所有进入商业零售业的企业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一群商铺投资者,以及高昂的房租成本,多如牛毛的房地产投资的实质,是让新进者为投资者缴纳租金。
商家为房东打工逼迫零售业转型,大型连锁卖场不得不转移出局。传统购物中心掀起一场“去零售化”革命,以体验为主,娱乐享受至上,这是逼出来的革命。
城市综合体的龙头万达的王健林,在日前万达集团上半年工作报告上表态,将对万达广场业态分布做出重大调整,减少服饰业态,增加体验式业态。今年第四季度以后开业的万达广场二楼全面取消服饰业态,拟不招零售业态。深圳宝能商业宣布,两年内有7大购物中心开业。“体验业态将占70%比重,跨界商业、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大面积应用。”几乎所有的城市综合体都将体验式享受与电子商务作为发展方向,传统的商业零售业已经无法覆盖房租、水电、人力等综合成本,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
有两个数据可以印证社会效率与企业效率的低下。盛洪先生撰文指出,通过2010年的数据搜集和处理,估计仅在银行、石油、电信、铁路和食盐等五个行业中,行政性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就高达19104亿元。而白重恩先生研究显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8年之后大幅下降,至今未能提升,换句话说,中国经济身陷泥潭,既未享受科技红利也未享受制度红利。
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产能过剩绝不可能出现滞胀,此言荒唐。就说与中国同处金砖国家的巴西,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增速持续下滑,2011年从上一年的增长7.5%骤降至2.7%;2012年,进一步下滑至0.9%,今年一季度环比仅增长0.6%。与此同时,6月份巴西物价涨幅高达6.7%。通胀上升,常常预示着企业的艰难,制度的失误,宽货币、高税收、无创新,都是通胀的常见病。
滞胀是生产的财富不足以覆盖生产成本的必然结果。只要中国经济制度没有深刻变化,生产效率无法提振,滞胀就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