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挪威石油基金转型 能带给中国的启示

2013年08月12日 08:07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许凯

  “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是为了弥补风险敞口过大的风险;添兵买马加大对所投资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为了增强战略性考量;加大对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投资,则是出于对未来全球投资机会的判断。”

  8月9日,一件看似不起眼的新闻被发布:挪威石油基金成立公司治理咨询委员会,并任命三名英国公司治理和财务专家进入该委员会。三人分别是英国保险协会前投资事务部门负责人彼得·蒙塔尼翁、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凯以及沃达丰、劳埃德银行以及哈默森公司董事托尼·沃森。

  这三人被选中盖因其各自领域的专业素养和资历。挪威石油基金首席执行官英格维·斯勒格斯泰德解释说,这三名董事将充当长期所有权问题以及某些特定问题的参谋。据悉,该基金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在其持股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治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句话:上述举措,都是为了向更积极的主动投资转型。可以想见,这些新的调整,与下述动向有关:该基金近年正在加大投资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的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力度。地产资产在其投资中占比0.9%,去年9月仅为0.3%,据说近年内将升至5%。同时还加大了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股票投资,2012年底已持有中国303家公司股票,投资回报率13%。

  笔者做了如是翔实的描述,可不是为了介绍一个简单的财富故事。上述事实的看点是,这家北欧小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目前已是全球最大且享有盛名,一向以稳健著称,而今该基金正在进行着转型。作为总资产达76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转型的动因既有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亦有未来发展的考量。

  作为非欧盟成员国,挪威是受欧债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失业率只有3.5%。不过,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挪威也开始受到冲击,工业投资减少、失业率上升以及出口减少。最新公布的7月份CPI按年升幅加快至3%,超出市场预期的2.3%,PPI按年升幅则扩至3%。这是个长期靠石油为生的国家,而石油收入也开始减少,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一季度税前利润仅为322亿克朗,比去年同期减少252亿克朗。在这样的背景下,挪威又迎来大选年,工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受到的批评声多了起来,保守党也讨论称如果重新掌握政权,将对石油基金一分为二进行分拆,一块专职做股票,一块专职做债券。

  从这些事实来理解,挪威石油基金的转型举措就不再显得突兀。作为最成功的石油产业基金,挪威石油基金从1996年成立以来就仰赖石油为生(挪威的石油收益全部放入该基金),而基金又很好地为养老福利做好了准备。基金的成立肇始于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过热的矫正,在石油收入与国民经济之间建立起类似蓄水池的缓冲机制。基金由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简称NBIM)管理,这一制度设计因其成效受到国际广泛赞誉。该基金目前的价值相当于挪威经济总量的40%以上,2012年收益上涨13.4%,为有史以来第二好。

  由于身份特殊,挪威石油基金向主动投资转型亦在情理之中。这已不仅仅是策略的变化,更是对挪威政治经济与舆论的因应。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是为了弥补风险敞口过大的风险;添兵买马加大对所投资公司治理的影响,是为了增强战略性考量;加大对地产和股票市场的投资,则是出于对未来全球投资机会的判断。2008年前后的次贷危机,几乎干掉了挪威石油基金之前10年的全部收益。欧债危机会不会继续发酵再干掉这几年的收益,也未可知。鉴于此,转型成为最正确的选择,结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故事讲到这里,关于挪威石油基金的部分背景和经验仍不应舍弃。作为国有财富基金,至少从过去来看,国有化的标签并不是区分是否有绩效的主要因子,“高效率、低成本”仍是该基金的主要特点。尽管受到反对党“财政政策不负责任,经济过分依赖石油而毫无竞争力”的批评声,该基金仍可作为全球依赖能源资源国家的榜样。


(责任编辑:代思聃)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