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今夏全国大范围酷暑更热的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因其天然的颠覆性基因,成为金融创新的大旗,而旗手则非阿里巴巴莫属,其阿里金融正试图进军银行业。
马云并不讳言自己是金融业的搅局者,他要做的或许更多。从支付宝到余额宝,阿里巴巴的金融理想逐渐清晰,对监管构成了真实的挑战。
如何监管类似余额宝这样的金融创新,目前尚未有来自权威部门的说法,这似乎没有先例可循。不过,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看来,阿里金融必须持牌经营,否则就是对其它从业者的不公。
杨再平在近日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银行牌照对于阿里金融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其不能通过揽储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也无法通过高杠杆撬动其业务量。
简单来说,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能否吸储和放贷,能不能给阿里金融银行一张牌照?
给还是不给,这似乎是一个问题和难题。给,意味着必须重新评估中国的金融体系及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金融风险,并作出适当的修法;不给,则意味着必须接受保守和拒绝改革的指责。
毋庸置疑,传统的金融业支撑了过去中国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随着金融业本身的异化和实体经济发展变化,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改革呼声日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管制,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始了金融业的改革。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如火如荼,但它更多的呈现是一种产品和服务,是对理财市场的补充,尚未涉足吸储和放贷,但有突破的趋势,这方面阿里金融步子更快、胆子更大。
有一点需要达成共识:那就是做金融必须要有准入,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概莫能外。资金是一种最为特殊的商品,是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它的流动和流向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其展开监管殊为必要。
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互联网技术和文化的发源地,互联网应用高度发达,几乎介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搜索、电商、还是社交和媒体等领域,都诞生了众多世界级的巨无霸。但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产生一家互联网银行,或者说还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介入了银行的吸储和放贷业务。至少,亚马逊公司没有冲动得去开办一家银行,即便它的老板以个人名义收购了《华盛顿邮报》。
当然,互联网公司利用金融工具管理现金流、提供理财服务以及金融公司“触网”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不在此讨论。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金融业用其为之服务理所当然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金融业迫切需要改革,应主动拥抱和融入互联网,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等企业借助金融工具进入理财市场服务用户,对金融市场形成必要的创新和变革,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努力方向。
对金融业进行准入和监管是底线。正如杨再平所言,在银行体系中,一部分从准入到持续受到严格监管,而另一部分随便进来也不受持续监管,那就会产生巨大的监管套利,且不说不公平,对现有银行造成冲击,也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谁来做都可以,但一定要严格准入获得正规牌照,并遵守监管及行业规范。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需要防止的是互联网金融可能异化为“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信用分析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大部分没有找准有效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不仅需要互联网技术,更需要深刻的商业洞察力和资源。
应密切注意互联网金融一哄而上的大热中出现的风险。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必须守住吸储和放贷的两根“红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各自创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理财服务产品。
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中国经济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此关键时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底线。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的金融业发展方向,防止出现诸如美国模式的金融“异化”,努力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正如深圳前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先生近日在媒体撰文指出,就国家安全而言,存在三方面风险:一是战争风险,二是社会秩序风险,三是金融危机。客观地看,我们的国防战线和社会秩序都在积极建设之中,但是我们依然缺乏金融防线意识,使之成为国家安全防线中最薄弱的部分。
重新定义金融业,使之回归并忠实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中国要避免出现美国式悲剧,张云东在文章中指出,正如美国前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等监管高官和金融界人士在反思检讨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危机原因时共同认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国金融这几十年最大也最不幸的变化就是从“产业服务模式”转变为“金融交易模式”,从过去为人服务转变为自我服务;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的深化只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是有用的;过去几十年的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的一个直接根源就是金融创新。也就是说,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中的借贷双方和买卖双方提供信用交易中介服务,原本不需要那么复杂。金融的衍生品化是打着金融服务幌子的自我服务,不仅没有达到人们对冲风险、平抑市场波幅的期待,而且造成了市场动荡,引发金融危机,华尔街等西方金融大鳄也往往在自己制造的金融危机中覆灭或重创。
审慎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应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从事互联网金融的公司需要搞清楚的是,互联网金融与之前的电子商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你将货币资金作为经营的“商品”时,你已经迈进了金融业的门槛。
笔者认为,目前尚不具备给阿里金融发放银行牌照的条件,至少当下不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