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7月份4款中长期理财产品未达最高预期收益

2013年08月13日 08:36   来源:杭州日报   

  经历“钱荒”风波的6月份,银行竞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7月到期的部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不错,但是依然有四款中长期理财产品未达预期高收益。

  业内人士提醒,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并非实际收益,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分清楚这个区别。

  4款产品未实现高收益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7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3797款,其中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2629款。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4款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

  这4款产品中有3款是结构性产品,分别是挂钩黄金、欧元兑美元汇率和澳元兑美元汇率,由于黄金价格大跌和汇率市场的波动超过预期,上述产品到期仅获得预期最低收益率,3款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1%、0.4%和3.2%。另一款未达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是投资于一款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优先级受益权部分,该信托计划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和预期最低收益率均分别为10.00%和3.50%,而到期收益率仅为预期最低收益率。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尽管6月大考已过,但由于资金依旧紧张,一些城商行7月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一直维持着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7月,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1%,环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国有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3%,环比下降0.17个百分点;而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处于高位,为4.83%,环比上升0.02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在当前有限的投资渠道下,不少高收益理财产品实为银行贴钱买资金。还有不少商业银行通过期限错配或是打包银行理财收益等方式兑现理财的高收益承诺。但随着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监管越来越严,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实现难度也在加大。

  银行理财师提醒,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最高收益率,而要看收益率的参考区间。此外,不少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风险较低,但并不等同于存款,在购买时还是要清楚了解产品的投资方向和风险情况。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