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大楼的窗户向外望去,周边有很大一片老城区,而更近处则是众多金融机构林立的大厦。在北京金融街这片建筑群中,邮储银行大楼位于新区,这看上去甚有象征意味:风格比一期建筑更现代,区位与传统社区更接近,让在这里办公的人能冷静思索邮储银行的现在与未来。
从筹备伊始,如何依托覆盖城乡的邮政网络优势办好一家现代商业银行,便是邮储银行上上下下共同思考的问题。直到今日,这个问题依旧是推动每一位邮储人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而有一个人,正在带领邮储银行把这些思考转化为实践,把梦想落实为行动,坚实地走在普惠金融和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他就是李国华。
李国华,于2011年9月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2012年1月兼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近日,一向低调的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访谈并应邀登上本刊封面。在几个小时的采访中,李国华对邮储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如何优化、业务流程怎样创新、稳健经营的真正内涵等本刊和读者关心的话题给予了详细解答。
打造邮储银行“升级版”
——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2013 年1月,在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上,因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李国华荣获“2012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家奖”。
因与百年邮政的血脉渊源,邮储银行自诞生那天起便天然担负起履行社会责任的重任。就在今年5月21日,邮储银行对外发布了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将坚持走普惠金融和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致力于让金融服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不做唯利是图的银行。”
各自负责,天清地宁——这是长期从事邮政和金融工作的李国华始终秉持的一个信念。从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不难看出,李国华对邮储银行当下的长处与短处了然于心,对未来的谋划与蓝图成竹在胸。这必将为邮储银行打造自身发展的“升级版”平添助力。
给组织架构来场“大手术”
深化改革是重中之重。邮储银行需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以及监管要求做出战略调整。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模式,着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组织管理体系。
与邮储银行有关的“第一”有许多:国内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9 万多个,服务客户约6亿人,拥有本外币账户数逾12亿户,资产总规模突破超过5.3万亿元……如何才能管理好这样一家规模巨大的机构,经营好庞大的资产?这是人们最想了解的邮储银行“内幕”之一。
迈进2013年,邮储银行也进入其发展的第二个五年。李国华认为,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邮储银行需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以及监管要求做出战略调整。“深化改革是重中之重。我们正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模式,着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构组织管理体系。”
李国华透露,今年邮储银行对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进行了调整完善,吸引了一批专业人士加盟团队。这些来自金融系统各层面的精英高管,有的善于银行经营,有的具有丰富的宏观经济工作经历,眼界开阔,熟悉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有的组织领导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商业银行监管经验。“这些人到位之后,将有力地提高邮储银行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李国华说。
在经营治理架构提升的基础上,邮储银行深化改革的第二项工作是“强总部”。李国华坦言,经过五年的积累,邮储银行原来的组织架构已不适应当前金融产品、服务多元化以及银行管理全面提升的要求。
如果说第一个五年,邮储银行在努力从一个储汇机构变成一家商业银行,那么,邮储银行今年对组织架构动“大手术”,则是为了加快迈向一流大型商业银行的步伐。
“邮储银行原来有21个部门,此轮改革首先以客户为中心改造前端,形成了零售板块、公司板块以及银行同业板块。”李国华介绍,按照这三大板块,邮储银行重新构建业务条线。
最能体现改革魄力的是,邮储银行将信贷业务部一分为三。“成立了三农金融部,专门服务‘三农’。原来这个部门主要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今后将集中精力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等整个‘三农’金融服务问题。同时,围绕消费信贷,我们成立了消费信贷部,还成立了小企业金融部,着力服务小企业。此外,还成立了授信管理部。”李国华告诉本刊记者。
针对移动金融呈现快速增长的势态,邮储银行专门成立了电子银行部,以此支撑零售金融的发展。如今,邮储银行打造了包括个人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以及5.2万多台ATM 在内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
在李国华看来,目前构建的零售条线体现了邮储银行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即依托邮政网络,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互补,同时也体现了“强总部”思想。
而在公司业务方面,邮储银行也形成公司业务部、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国际业务部分工合作的格局。在整个社会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形势下,金融主体越来越丰富。如何支持不同的金融主体发展,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如何实现和更多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这些也是邮储银行多年来一直纳入战略考量的核心问题。为此,邮储银行专门成立了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精耕细作批发金融,创新同业合作领域。
李国华介绍,经过改革,邮储银行业务前台已经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多板块协同支持发展的局面。前台强调更简单,做好客户服务;中台要更集中,做好支撑;后台则要更专业,做好管理。”
2013年,邮储银行对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加强信审体系建设,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强化授信体系,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对风险的分析预警能力。
“强总部”还体现在高级管理层下成立了完善的专业委员会体系。在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授信审议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与产品创新管理委员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管理委员会。
李国华说,这些委员会成为邮储银行决策的一大特色。因此可以更高效地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专业决策的水平。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由行领导来担任,而委员为行内相关部门负责人。“这些委员承担着邮储银行的决策重任,无论是授信审查审批,还是科技产品创新,以及厂商选择、竣工验收,都要承担责任。”
“在这些决策机构之外,邮储银行还专门成立了管理咨询委员会,管理层希望能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李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