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物流占GDP比重18%接近发达国家一倍

2013年08月14日 09:27   来源:南方日报   彭国华 黄龙

  

  图表:彭雳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规模增速呈现回落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为18%,物流业总额93.1万亿,实现增加值1.8万亿元。

  ○现状:物流占GDP比重18%接近发达国家一倍

  根据统计,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1%。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8万亿元,可比增长7.4%。

  从物流业务类型看,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低迷,钢铁、煤炭、水泥物流业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快销、家电等与民生相关的物流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在20%以上。

  广东商学院教授王先庆认为,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一是物流运输环节中各种收费太多,比如路桥费、管理费用、各种证件的办理收费,其二是高昂的油费也给物流企业形成负担,此外相关部门对物流车辆的乱罚款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与国内物流成本高企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控制在10%左右,国内物流成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倍。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马仁洪告诉本报,物流费用高企造成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原材料成本提高,并通过产业链条带动物价的上涨。另外,油费高、路桥费以及人工成本费用上升,导致物流企业利润不高,但最终还是直接转嫁到商品上来了,这对生产和生活都造成相当大影响。

  ○析因:油费税费路桥费承压物流行业利润不足5%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尽管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3.1万亿元之多,但由于中间环节费用成本过高,因此,物流企业的成本压力无处不在,多名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利润率仅能维持在5%左右。

  据广州太和镇一名从事物流行业多年的公司老板介绍,目前,过高的路桥费、油费和杂七杂八的收费对企业形成严重的负担。

  以路桥费为例,这与我国早期修建路桥形成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不无关系。然而,这一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渐渐变成物流发展的“掣肘”。

  路桥费的收费标准过重也是压在物流企业背上的一块大石。据了解,目前德国货车平均每公里通行费约为0.15美元,中国则在0.12至0.21美元之间,但两国之间国民收入差距却有数十倍之多。

  价格不菲的油费也对物流成本形成制约。目前,尽管国内油价形成新的调价机制,但由于定价机制仍存在瑕疵,因此汽油价格基本仍处于7-8元/升的高位。

  据上述物流企业老板介绍,单就成本而言,油价成本占比约为三分之一,而路桥费也在两三成之间,加上员工工资、税费、管理费用及一些隐性成本如罚单等,“一年下来,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马仁洪告诉记者,物流成本涉及环节过多,比如说菜在广东种出来,要送到北京去,由于受货车不允许进城、仓储等条件的制约,导致物流环节过多,从而使物流企业重复纳税而消减了利润。

  ○解决: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行业法律法规待完善

  事实上,对于物流成本高企,国家层面也一直在推动解决这一难题。2009年3月,国务院曾发布第一个全国性物流业专项规划,即《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从后面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却显得不够理想。

  前不久,有国家发改委经贸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抓紧修改完善,或将于近期正式发布。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结束后,物流行业的重点将由加快调整和振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为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但在行业协会或物流企业看来,多部门联合制定一部适合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至为关键,从而为物流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广东某知名快递公司一位姓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快递的运输货车为例,公司在省外买的快递运输车辆已经经过国家检验,符合国家交通运输标准,但在进入广州时,广州又有广州的标准,后来不得已车辆又需要进行改装,法律法规的“缺位”和地方部门的“越位”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无端地增加不少。

  马仁洪告诉记者,物流是一手拉着生产,一手拉着消费的第三个要素,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到“杠杆”作用,只有抓住物流,才能撬动两端,只有把物流这个“杠杆”摆平了,才可以促进消费改善民生。

  在马仁洪看来,除了制定法律法规,加大物流装备升级力度,提高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吸引物流人才也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代思聃)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