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5日讯 今日下午3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首次尝试利用微博平台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交所新闻发言人通过上交所官方微博就“光大证券8·16事件”答记者问。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双通道提问方式。线上提问通道于中午12点开启。有记者询问:“交易所对明显异常的报单行为为何没有设置预警机制?”
以下为上交所新闻发言人文字实录:
目前,上交所为证券交易提供的券商端交易设施主要包括参与者交易业务单元(简称“交易单元”,类似于早期场内的交易席位)和报盘系统的交易前端报盘机(简称“报盘机”)。
券商自营与投资者的订单都纳入交易单元通过报盘机到达交易所主机进行撮合成交。全市场近千个报盘机支持近万个交易单元,服务近亿个投资者账户。
事实上,正由于所有的券商自营以及经纪业务订单都通过交易单元、报盘机“混合”进入交易所主机,因此,在交易所主机的前端控制层面目前尚难以对逐笔订单就自营或经纪业务予以区分。
具体到光大证券8.16事件中,光大策略交易部使用的程序化交易系统自动生成数千个连续的交易委托订单,每单的委托金额都在正常的申报范围内。
虽然光大策略交易部程序化交易系统此次事件中2分钟成交70多亿,涉及数千个订单,但与光大证券10万个客户,每人同时申报1笔各买入7万元股票的假设情形并无二致。
此外,与海外成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不同,中国证券市场一开始就是一个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这也是上交所从1990年成立之初就未采取如纽交所等国外成熟交易所当时普遍采用的有纸化以及手势交易的做法,转而选择无纸化、全电脑交易模式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纽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一年只有不到20%的成交数量由交易所交易主机撮合完成,绝大多数的订单则由券商交易系统完成。而纽交所等海外交易所实际需要面对的至多只是数千的券商等机构投资者账户,中小投资者则在券商交易系统完成订单的申报与成交。
反观国内市场,交易所交易主机实际需要面对的是目前近亿个投资者帐户。资深投资者都可以回忆起在沪深交易所发展初期一个令所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名词——“堵单”。这也是当时交易所面临的最大的技术风险。
这些年虽然上交所在交易系统建设的投入已远远超过国外成熟市场交易所的投入,但保障交易系统稳定、安全、高效仍是上交所最重要的技术目标。光大8.16事件的发生,让交易所深刻感受到市场各方对交易所提出的更新要求。
下一步,上交所将认真研究、论证前端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结合国内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特点,把握交易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与运行效率的平衡,利用不断进步的技术,努力满足市场发展对交易所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