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赵先卫:金融期货创新空间广阔

2013年09月03日 13: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以约定的时间和价格,买卖某种金融工具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化合约。金融期货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金融商品,如证券、货币、利率等。伴随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的相继推出,近年来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得到了稳步发展,而对比国外成熟市场,我国金融期货创新业务的空间还非常广阔。

  金融期货交易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的美国市场,当时以货币学派为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开始主导美国的经济金融政策,而随着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市场汇率、利率以及资产价格处于快速动荡之中,为了防范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新的金融衍生工具被创造出来,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以及货币互换等。这些新的工具不仅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化解了利率、汇率波动的风险,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广泛的资金筹措渠道,降低了他们的融资成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金融期货交易已经成为整个期货市场的主流,年度交易量占整体市场的80%,其中期权、互换等衍生品更是每日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成交品种。

  金融期货一般分为三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2010年,我国顺利推出了国内第一个金融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

  起源于美国的2008年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以及资本市场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国内股票现货市场更是从6000多点迅速下滑至1600多点。股票价格的快速下滑不仅导致国内财富严重缩水,更导致了金融市场重新洗牌,一大批机构投资者在这次危机中退出股票市场,这也给我国金融市场建设提出了课题。为了培育一个良好运转的金融市场,培育一个机构投资者占市场主体的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适应中国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也在2010年顺利推出了国内第一个金融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

  从运行3年多的时间来看,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国内期货市场的主力军,不仅成交量超过了期货市场整体成交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机构投资者也逐步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力量,各种投资工具和方法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实践来看,股指期货在丰富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同时,也防止了系统性风险的积聚,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促使股票指数在更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股指期货成功的推出不仅证明了金融期货创新的可行性,也证明了金融期货创新的必要性。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汇率以及利率市场化逐步成为未来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必要方向,市场决定货币市场价格也将成为常态,这使得国内金融机构、实体企业都面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如何利用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来规避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也成为我们金融创新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金融市场的规划提出,要加大对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视,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的债券市场体系。而债券市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利率波动的风险。为此,中国证监会批复国债期货9月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标志着国债期货在时隔18年后重新登场。

  国债期货是最重要的利率期货。利率期货在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巨大,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利率期货可以对冲系统性风险,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其次,利率期货的套保功能可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再次,利率期货将推动利率市场化目标尽快达成。最后,利率期货还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本。展望国债期货的上市交易,必将延续金融期货受到追捧的态势,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率期货产品,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更多金融投资工具的创新和金融投资理念的创新,围绕着利率期权将展开多种投资模式。

  更长远来看,金融体制的创新仍然将不断继续,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将不断进行,未来金融期货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可以相信,随着人民币国家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人民币期货也将在国内逐步上市。一方面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波动加大,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有效管理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而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只有远期和掉期,因此将来人民币期货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此外,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中国资产将成为更重要的国际金融资产,届时对人民币期货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研究员 赵先卫


(责任编辑:史博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