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期货市场较为成熟的交易品种,橡胶期货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渠道和套期保值工具。随着现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天然橡胶期现货市场都有了巨大变化,但沪胶合约及其交易交割规则的改革步伐却稍显缓慢。分析人士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改进沪胶合约和制度,使其更加市场化,更好地发挥沪胶市场的功能。
据统计,上海期货交易所2000年天然橡胶年成交量仅为200万手,到2011年,年成交量则高达1.04亿手,市场参与者大大增加,市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沪胶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期货市场,重要地位远远超过东京橡胶市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产胶国在天然橡胶定价时也十分关注沪胶的期货价格,充分显示了沪胶对现货市场定价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现货、期货市场均较十几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期货合约和某些交易制度却未跟进,从而出现一些困扰投资者的问题,例如,价格偏离合理价值。沪胶的标的是我国国产全乳胶橡胶,但我国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不足70万吨,仅占国内总需求量的五分之一,全乳胶产量更少。由于现货盘相对较小,天然橡胶期货很容易被资金炒作,不能真实反映供需面的基本情况,对投资者的指导会出现错误价格信号,对其发现价格的功能造成干扰。
另外,沪胶期货套期保值存在无法规避的问题。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规则规定:天胶交割品级为国产天胶,质量符合国标GB/T8081-2008,或者为进口3号烟胶片,质量需要符合《天然橡胶等级的品质与包装国际标准(绿皮书)》(1979年版)。国内可供交割的全乳胶产量约23万吨,每年3号烟片橡胶的进口量约20万吨,在我国可供期货交割的天然橡胶数量不足50万吨,以25000元/吨计算,其货值也仅为125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现货市场进口量比国内胶高出数倍。在进口橡胶中,20号标准胶的进口量又占据重要部分。2011年我国进口烟片胶的进口量仅占进口总量的7%,而标准橡胶的数量达158.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8.7%。不过标准橡胶不在期货合约可交割范围,这导致企业一旦发生交割,获得的货物与常规使用的货物并不符合,增加了套期保值的风险。而在投资者尚未完全熟练掌握套期保值交易之初,交割商品与使用商品的不一致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套期保值投资失败,出现“套而不保”的现象,使得投资者对期货市场产生一定偏见。
分析人士表示,有必要对沪胶合约和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加市场化,更好地发挥沪胶市场的功能。首先,对沪胶的交割品进行扩容,增加标准橡胶尤其是20号标准橡胶的交割选择,或者对国产全乳胶设置升贴水。这样将大大贴近国内现货企业的实际需求,方便贸易企业和下游轮胎企业的参与,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同时,还应增加交割选择,扩大交割规模,增加市场容量,使沪胶对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的指导作用更加真实。其次,推动沪胶期权的研究和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工具。期权交易只需要支付权利金,比期货的保值成本更低、更便捷,同时可以催生多样化的套利机会,一定会受到市场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