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张茉楠:影子银行膨胀彰显金改滞后

2013年09月26日 08: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必须依靠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体制改革,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真正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到底该如何理性审视中国的“影子银行”?又该如何治理“影子银行”呢?这是一个值得重新反思的问题。

  规范“影子银行”须先理清中国金融发展的逻辑。近些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是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业务;第二类是发挥“准信贷”与“类信贷”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三类是非正规金融,如民间借贷、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产品等。

  我们需要在金融深化背景下全面审视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一方面,从融资供给端看,随着中国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特别是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

  而另一方面,从融资需求端看,金融危机以后地方政府投资大跃进推升融资平台需求,房地产商旺盛的融资需求,以及高收益率对居民部门产生的投资吸引。特别是近两年,为摆脱信贷规模约束及利率“双轨制”的桎梏,各家银行通过人民币理财产品、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等表外业务实现存款替代,绕过监管限制,打通了货币市场、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获得了爆发式增长。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金融体系也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对于银行信贷依赖开始明显下降,金融结构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

  有机构预计,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为15万亿至17万亿元。这一规模大约相当于正规银行体系资产的12%-13%,相当于GDP的三分之一。中国广义影子银行中“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存在监管套利”的狭义影子银行总规模约9.77万亿元,占广义影子银行的47%,占GDP的18.8%,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3%,规模并不算大,然而由于存在“监管套利”以及信息不透明也积累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一是大量银行信贷被转移至表外的风险连带问题。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并用理财产品资金池对外提供贷款,商业银行事实上完成了部分贷款从资产负债表内向表外的转移。而一旦风险银行为保全信誉不得不进行“兜底”,使表外风险变为表内损失。二是高杠杆风险。截至2013年3月末,信托业所有者权益为2145亿元,而信托资产余额为8.73万亿元,杠杆率近41倍。三是期限错配导致的偿付或违约风险。一般而言,银行期限在1至3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所有期限理财产品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15.7%提高至2012年的60.2%。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影子银行资金的投向越来越偏向于中长期项目。如果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形成的现金流不能满足投资产品到期兑付的要求,可能出现偿付性或违约风险。最后,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扰动货币政策。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M2月度增量出现了新规律,即每个季度从低到高的趋势,且从2012年第二季度起,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M2增量也呈现出负增长,银行理财产品等吸引大量存款,对M2形成扰动,并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效力。

  监管套利导致的金融体系分割也是导致中国式影子银行快速增长的制度根源。由于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分割,这给了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创新进行无风险套利的空间,特别是由于利率市场化管制的存在,使得存款的替代产品,主要是各类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特别是官方贷款利率明显低于民间贷款利率,商业银行通过借道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借入资本、假“壳企业”名义贷款以及委托贷款等方式漏入民间资金市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出现更多是源于监管套利和资金套利。

  中国影子银行膨胀是金融改革滞后的反映。经济的健康增长,需要一个相匹配的金融系统,然而,现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步伐已经落后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未来如何通过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让如此庞大的影子银行资产真正发挥促进实体经济作用,让“水”流向不同金融层次,流向经济体的末梢循环并提升产出效率,必须依靠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体制改革,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降低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和资金成本,真正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张茉楠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