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页岩气招标热开采冷 巨额投入尚未打出气

2013年09月27日 07:0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金微

  国内喧嚣一时的页岩气热潮开始平静下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盛传的国土部第三轮页岩气招标大会迟迟未启动,而前两次招标的区块在开采和勘探方面也存在困难,至今未出“一口气”。

  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非常规油气峰会上,多位专家提到页岩气开发遇到挑战,而中国页岩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成为左右页岩气开采成败的关键因素。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岳来群博士说:“第一轮招标和第二轮招标的开发和勘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地质构造远较业者此前所预计的复杂,目前难以断定第三轮招标什么时候开始。”

  少有进入勘探阶段

  从201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先后两次以招标方式出让页岩气探矿权。2012年底,国土资源部进行了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投标,吸引了近百家单位角逐。今年1月2日,国土部公布的招标结果显示,共16家企业最终中得19个区块,按照标书承诺,中标企业将在3年的勘查期内投入128亿元的勘查资金。

  两次招标使得页岩气概念股引来资本市场疯狂炒作。而国土部也在不断改进第三轮页岩气招标方式,并与财政部对接,由政府出资对区块进行前期的地震、钻井等勘探工作,不断完善充实区块资料,帮助企业锁定或减小风险。

  但直到现在,第三次招标工作仍没有说法,而前两轮招标区块的勘探、开发进展速度也不快,目前尚未有一口井出气。以第一轮中标区块为例,中石化南川区块仅仅完成400百公里的二维地震勘探,2012年12月才部署一口探井钻探,河南煤层气秀山区块仅完成了300~400公里的二维地震勘探,今年4月才准备部署两口2000米左右的探井。

  中国华电油气总工程师杨?在油气峰会上介绍,第二轮招标区块中,贵州铜仁能投中标的岑巩区块,到今年3月底才完成二维地震勘探的招标工作,目前中标企业进入施工阶段;神华中标的保靖区块已完成了地震勘探的招标工作,而其他公司处于筹备勘探工作中。

  由于一些中标的非油气企业缺乏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对于中标区块的实质性勘探工作进展也缓慢,有的企业甚至开始打退堂鼓。此前,国土部地质调查局页岩气室主任包书景指出,这些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地貌、地下构造等地质特征复杂,勘探难度较大。

  在这次峰会上,与会专家多次提到中国特殊的地质构造问题,“页岩气开发本来就复杂,而中国的页岩成岩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更为复杂。”在他们看来,这种复杂程度超出预期。

  杨?说,中国页岩沉积复杂,构造上恰恰处在板块俯冲和碰撞的中心区域,“即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也难免多方向挤压运动,盆地外更是复杂,经历的构造期次多,强度大,页岩气成藏主近因素较多,寻找甜点难度较大。”

  2009年以来,国土部、地方、油气公司等共计完成页岩气钻井129口,包括调查井、探井、评价井等,但在这些井中,失败案例也很常见。

  杨?说,在试验井中不乏水淹、闭合等失败案例,像宜县、昭通、芜湖等地的井块则出现了勘探落空的情况,包括岩层没有厚度、岩层中主要是氮气等,“而页岩质量和成藏条件仍然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岳来群认为,如果不存在页岩或者页岩层很薄的话,不可能赋存有丰富的页岩气,“中国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分布有页岩,不是有页岩的地方都适合页岩气商业开采。”在他看来,基础地质问题是关键,由于页岩气开发的基础是地质研究、调查,“如果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开发难度非常大,中国的情况特殊,页岩碎屑物沉积的古地理环境复杂,成岩后地质构造更为复杂,后期的改造强度大。”

  开发难度超预期

  由于页岩气开采前期成本投入高,回报周期较长,企业的风险极大。以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在重庆涪陵焦石坝试验区为例,当初计划投入7000万元,规划打井24口,预计页岩气年产量达到3亿方,但目前仅完钻一口井,而且生产的页岩气不稳定。公开报道称,该井从年初开始产气到今年4月底,产量已经从20万方/天衰减到了6万方/天。

  岳来群也提到,中国已经开发的钻井页岩气产量不稳定,有些井的产量远低于第一年的产量,甚至之后不产气。他认为这也是中国地质构造复杂所致,“中国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地质更为复杂。”

  除了出气的不稳定,由于中国页岩区区域分布复杂,同一片区域的页岩气赋存状况也不一样,哪怕是很小的一片区域。

  岳来群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波兰的页岩赋存条件远较美国复杂,但中国远比波兰复杂,这种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后期开发,“比如同一个区域的一口井经勘探开采成功,但三百米外再打一口井却未必成功,横向变异系数大。”

  岳来群说,中国页岩气开采最容易突破的地方是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其他地区比较困难。而目前,中国在页岩气开采与商业化利用方面,也主要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局部地区取得了突破。资料显示,中石油2012年已经生产页岩气3000万立方米,2013年准备在长宁、威远等地区部署水平井组进行工厂化压裂生产;另外,中石化在焦石坝部署6个水平井组24口水井,其中焦页井区已经进行了商业化生产,每天销售6.6万方天然气,累计销售1600万立方米天然气,井口价格加上国家补贴高达2.2元/立方米。

  即使开采成功,页岩气的基础配套也是个问题,尤其是运输。企业开采页岩气受限于运输管道,目前页岩气只能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和公路进行运输,天然气管道在页岩气分布地区非常有限,且缺乏分支管网,页岩气无法接入管道,而公路运输就必须使用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这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岳来群认为,页岩气的开采需要规模化地开采,单纯的一两口井难形成效应,“生产技术是关键,配套技术也是关键”。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何治亮认为,现在页岩气开采正在由激情向理性回归,过多炒作中国有多少页岩气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有些区块的页岩气含量不高,而且越接近断层处勘探的操作性越差,“中国的页岩气开发需要走精细开发之路。”

  不过,不少与会者还是很看好岩气前景。未来趋势国际集团总裁华赞对记者表示,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页岩气存在巨大的需求,需求能够改变一切。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