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中国策)上海自贸区贵在“贴地飞翔”
随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29日正式挂牌,再加上总体方案和部分实施细则的公布,这块“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场”的轮廓从模糊渐变清晰。
前期,媒体和投资者对这项国家新战略猜测不断,情绪兴奋,港口、物流等概念股接连涨停,各类优惠政策传闻亦不绝于耳。金融改革更被放大讨论,仿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近在咫尺。但至目前,总体方案并非“优惠政策大全”,相关细则也表明,政策变化并非突进。
与之相反,海外则有舆论静观其变,报以冷眼。《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说,上海自贸区不会是扩大改革的试验,而是“政府在演练尽可能小规模的改革”。日本《读卖新闻》预言,大型国企势必采取集团性抵制,中国能否大刀阔斧改革“仍是未知”。
面对初生的上海自贸区,不切实际的期待与不明就里的看低皆不可取。这场改革实践是中国面向世界转型求变的全新尝试,具有重大领航作用,也伴随多重风险。执政者既要坚持市场化的总导向,又须清晰把握中国经济的真实处境,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与障碍。从此意义讲,自贸区试验更像是一次“紧贴地面的飞翔”,需各方以客观、务实心态面对。
首先,自贸区以金融开放为试验重点,但并非唯一看点和着力点。依照总体方案,自贸区建设是包含政府职能转变、投资和贸易扩展升级、金融开放创新、市场法制完善等任务的系统性工程。
从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到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再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自贸区主要设计都指向一个中心: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寻求转变政府行政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可靠路径。这不仅与中国新领导层简政放权、激活市场的思路一脉相承,更是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的必由之路。金融改革是这一宏大战略的组成部分,需与贸易、投资等领域改革相得益彰,不能成为判断自贸区改革锐度的唯一标准。
其次,自贸区既要开拓,又要控险。业内人士指出,上海自贸区是在寻找一张实现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的行动路线图。很多改革意义重大但无前例可循。以金融市场化为例,利率、汇率和资本管制扭曲要素价格,改革呼声早已有之。然而,正如澳新银行在最新报告中所言,资本跨境自由流动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但鉴于境内外利差较大,如不能有序开放致使套汇盛行,中国的金融稳定性将受威胁。对于这项复杂改革,决策层选择审慎从事,宁愿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其综合考量不难理解。
再次,上海自贸区重在“松绑”,而非“赠礼”。总体方案几乎没有提及可能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而以大量篇幅阐述政府减少审批、改进监管模式的设想。此前全国人大批准为自贸区暂时调整涉及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相关法律,也表明决策层更希望用市场机制、制度创新和广阔空间激发企业潜能,以公平环境引导国企、民企和外企充分竞合,避开优惠激励的老路。
最后,自贸区定位于上海,目光在全国。上海自贸区并非为促进某特定地区或产业的发展,而是致力于率先突破具有全局意义的改革热点和难点,最终寻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种全国观念,保证了国家意志的充分介入,以协调地区间、部门间可能的利益冲突,同时也意味着自贸区的变化性:如果自贸区内的制度能够在其他地区推行,其历史使命或告完成。上海自贸区的出现,不见得就会恶化地区或部门竞争,反可能为其更好互动提供新思维新途径。
总之,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试验开始了,上海自贸区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面对美好愿景和未知风险,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破除迷思,以勇气、智慧和审慎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探寻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