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介豪取航意险保费大头 大型险企舍小本逐大利

2013年10月24日 07: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来频发的空难让航意险再度受到关注。尽管机构代售的20元一份的航意险实际成本只有4-6元的消息几年前一度令人乍舌,但这种现象至今也并未改观。《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由于航意险保费被中介渠道豪取了“大头”,部分重效益的外资保险公司正逐步放弃这块“鸡肋”业务,不过,也有大型险企正依靠航意险与中介“拉关系”,图谋在旅行险、责任险等更多业务上获取综合效益。

  重效益的外资公司

  “只在团险销售了”

  “我们公司的个人渠道现在都不卖航意险了,航意险只在团险渠道购卖。”某外资寿险公司内部人士王明(化名)对记者称,其所在公司此前也在个险渠道销售航意险,但由于利润率太低,只得放弃。

  王明称,尽管保额40万-50万元的航意险对客户收取的保费是一份20元,但由于要跟旅行社或者卖机票的代理商等中介机构合作,保险公司只能得到其中的4-5元钱,“公司看重业务经营效益,但航意险几乎不赚钱。”

  这种情况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2006年前后,关于航意险暴利的新闻铺天盖地,更有律师质疑航意险的实际成本不足1元。然而时至今日,中介豪取航意险保费大头的情况没有丝毫改观。

  某外资财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意外险负责人郑玲(化名)对记者表示,从其了解的市场情况看,航意险市场依旧是保费大头落进中介“口袋”,原因很简单——“渠道为王,谁掌握渠道谁就拥有话语权”。

  在中介强势的航意险市场中,逐步收缩航意险业务的上述外资寿险公司并不是个案。郑玲分析称,每家保险公司对各项业务有不同的目标与考量,未来,“完全有可能出现某些保险公司因航意险利润率太低而完全退出航意险业务领域的情况。”

  “尤其是注重业务利润率的外资保险公司,很可能放弃专门的航空意外险,而将业务重点放在包含更多保障的意外险上。”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保险业的意外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2.8亿元,同比增长20.94%。另据地方保监局数据,1-8月,北京地区意外险保费收入为21.4亿元,同比增长41.4%;上海地区人身意外险保费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1.5%。

  大型险企

  靠航意险带动综合效应

  不过,在注重经营利润的外资公司收缩航意险业务的同时,大型险企却未出现与之同步的动作,仍在坚守航意险业务。因此外界不乏质疑,即使只获得20元保费中的4-5元,保险公司经营航意险仍有利可图。尤其是近日某小型保险公司在其官网上推出售价仅为2元、保额40万元、保险期限为7天的航意险,更加剧了这种猜测。

  不过,相比单纯的利润考虑,大型险企坚守航意险或许是在下更大一盘棋。“与携程等大型网站合作的保险公司更看重与这些平台合作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许在损失航意险这一部分利润的同时,保险公司能获得其他地方的利益。”郑玲认为。

  记者浏览携程、艺龙、去哪儿网等网站看到,提供航意险服务的保险公司多为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国内大型险企。

  “航意险业务与中介合作与否,将取决于险企的综合考虑。”郑玲认为,由于除了机票预订外,上述平台还提供酒店预订甚至旅游一条龙服务等,这些大型保险公司均有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他们会通过航意险合作争取更大范围的业务合作,比如,国内外旅游路线可以提供旅行险,在订酒店的服务中还能提供责任保险等。

  郑玲的这种分析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的印证。记者在携程网看到,在携程提供20元/份包括飞机意外伤害在内的综合交通意外险的中国平安,就成为了携程境内、境外(均分长、短线)旅行计划的旅行险的主要提供商。

  如在携程热门推荐的国内旅游某团队游线路中,就有3款不同类型的平安携程境内长线保险可供选择,针对某些特殊地区的旅行线路,中国平安还推出了平安携程高原游保险。

  同时,在去哪儿网上提供航意险(保险费为20元/份,保险金额为80万元/份)的中国平安,同样占据了去哪儿网旅行险的相当部分份额。记者随机浏览的该网站境外、境内旅游线路中,旅行险均由中国平安提供。

  携程客服人员对记者称,携程网的每个旅行计划都有相应的旅行险可供选择,但这些旅行险不单独销售。(证券日报 刘敬元)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