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晚,16家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悉数出炉。尽管面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多重方面的压力,但大部分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83.64亿元,所有上市银行均实现了超9%的净利润增速,平均增速接近15%。
工行最赚钱
从银行三季报来看,受6月份钱荒影响小于预期,仅部分银行的同业业务息差受影响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最高的为工行,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则为兴业银行,达25.67%。
五大国有银行中,工行仍维持其“最赚钱银行”地位,净利润达2055.33亿元。利润增速最快的则为农业银行,同比增幅为14.91%,农行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农行净息差和净利差分别为2.75%和2.6%,较上半年提高了1个和2个基点。
股份制银行方面,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快。净利润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94.98亿元,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以333.14亿元、331.02亿元净利润紧追其后。城商行方面,北京银行的净利润最高,达110亿元,宁波银行的净利润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8.27%。
多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从银行三季报来看,受6月份钱荒影响小于预期,仅部分银行的同业业务息差受影响。“虽然银行利润增速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利息净收入增速放缓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仍有不少券商坚定看好银行股表现。国泰君安发布研报指出,建议投资者在第四季度增持银行股,尤其是较灵活的股份制银行。经济处于平稳期、基金银行仓位仍低是其看好银行股后市表现的重要因素。
资产质量承压
2013年国内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阶段性的上升压力,由于银行的不良率与宏观经济相比有滞后性
不过,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上市银行中,除了建行、农行第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下降之外,其他银行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为甚。
从股份制银行来看,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多,其中,兴业银行上升了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相对低的水平。而农行、交行的不良贷款率则在1%的高水平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不良贷款增长具有一些共性,大部分为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所产生,其中尤以钢贸贷款最为显著。平安银行季报称,华东区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其他区域信贷质量相对稳定,受钢贸行业影响,该行关注类贷款增长较快,但整体风险可控。农行则表示,该行新发生的不良贷款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在三季报发布会上也表示,该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企业的经营状况依然比较困难;从行业方面来看,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较为糟糕。“持续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13年国内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阶段性的上升压力,由于银行的不良率与宏观经济相比有滞后性,往往会滞后3个季度左右。”穆矢指出。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全部增长,1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不良率则表现为降低或持平。此前多家研究机构报告分析,今年下半年,银行信贷风险将进一步显露,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持续承压,信贷资产质量存下行压力,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相关链接】
部分外资行陷负增长趋势
■ 本报记者 陈偲 发自上海
近日,中银香港发布《内地外资银行经营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银行业经营趋于困难,利润增长明显放缓。相比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发展步履维艰。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年报数据,去年外资银行总资产增长1.8%,是几类主要银行机构中发展最慢的。外资银行总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从1.93%下降至1.82%。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77亿元,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不到1%。所有外资银行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减少4亿元。
●规模扩张已到瓶颈阶段
从2012年十大外资银行年报数据来看,总资产及存贷款等三项主要规模指针增长乏力,平均增长幅度不到一成。2012年底十大外资银行平均总资产1191亿元,同比增长不到一成。几家发展相对较快的银行,如东亚(中国)、星展(中国)、花旗(中国)增长不超过两成,与规模大致相同的城市商业银行存在明显差距。一些银行规模指针出现全面或部分倒退,渣打(中国)总资产下降3%。外资银行普遍存在吸纳存款困难、争取贷款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平均存、贷款增长7%及8%,低于全部金融机构14%及15%的增长率。
●盈利水平遭遇滑坡
数据显示,去年十大外资银行经营收入平均增幅为12%,在经过两年快速增长后,增幅大幅回落。其中,东亚(中国)经营收入下跌1%,花旗(中国)、星展(中国)及恒生(中国)经营收入仅增长3%至5%。外资法人银行在内地拓展时间不长,处于业务扩张阶段,成本增长较快(平均增长14%),而收入增长却在放缓,必会导致盈利水平受到挤压。去年,十大外资银行净利润增长10%,比银行业平均盈利增幅低11个百分点,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差距拉大至17个百分点。
不过,今年上半年,南商(中国)累计盈利1.72亿元,超过恒生(中国)、星展(中国)、瑞穗(中国),排名第六位。盈利同比增长29.6%,是十大外资银行中惟一实现盈利正增长的银行。其他九家外资银行上半年盈利平均下降四成。
●核心业务竞争力下降
外资银行收入增长放缓,主要原因是净利息收入增速下降。去年十大外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平均增幅仅为4.95%,仅汇丰(中国)、渣打(中国)及瑞穗(中国)有两位数提升,其他银行均止步不前甚至减退。一方面,贷款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净息差受压。去年十大外资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87%,同比下降14基点。
●主要效益指标不理想
根据中国银监会提供的数据,外资法人银行平均ROA为0.48%,低于内资同业1.03%的平均水平;ROE为4.43%,大大落后于内资同业17.5%的平均水平。十大外资银行平均ROA、ROE稍好于外资同业平均水平,分别达到0.78%及9.82%。只有汇丰(中国)、渣打(中国)及花旗(中国)ROA分别为1.28%、0.94%及0.9%,相对较理想,星展(中国)、恒生(中国)落在最后。
●铺设网点步伐有所放慢
尽管各家银行对铺设网络雄心不减,但受制于多种因素,包括投资成本、人员招聘、行址选择、内控能力及监管机构审批进度,不少外资银行扩张计划放慢。例如,花旗(中国)计划每月新设2家分支行,实际情况是2年新设16家;星展(中国)计划三年内将网点扩充至50个,每年新设11个,实际情况是2年新设14家;渣打(中国)计划一年内新增40个网点,实际情况是2年才新设40家。日资银行几乎是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