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IPO停摆一年之际,内地企业赴海外上市却风生水起,不断掀起高潮。内地投资者还在为IPO重启给二级市场带来多大压力而纠结,但海外投资者却收获着优质企业资源。这些优质资源的流失,意味着很多好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机会的离去,的确值得管理层深思。
11月1日,去哪儿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开盘价为28.35美元,较15美元的发行价上涨89%;收盘报28.40美元,较发行价涨89.3%。有纳斯达克相关人士表示,去哪儿的首日股价已创该市场今年IPO纪录。去哪儿网的成功上市一举三得:企业融得了发展所需资金,部分员工成为百万富翁,而纳斯达克市场投资者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
同样在11月1日,徽商银行正式宣布港交所主板上市计划,H股IPO发售时间为10月31日至11月5日,计划发售26.13亿股,每股作价在3.47-3.88港元之间。而有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共有16家中国企业完成海外IPO,累计融资65.6亿元人民币,IPO企业数量连续两月增加,创下年内新高。完成IPO的16家中国企业分布于港交所、纽交所及悉尼证券交易所。10月份共有14家企业登陆港交所,累计融资52.9亿元人民币。10月31日,58同城登陆纽交所,每股发行价17美元,融资1.87亿美元;民营商业地产开发商毅德国际登陆港交所,全球发行7.68亿H股,融资16.5亿港元,成为当月规模最大的IPO案例。
还是在11月初,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20多年来,规模逐步扩大,业绩稳定增长,规范运作程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
肖钢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20多年来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其中既包括了存量上市公司的壮大,也包括了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唯有二者的合力,才能真正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然而,近一年来,上市公司的数量停滞不前,众多排队等待上市的优质资源无法与广大投资者共享,“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出现了水源不足。
今年是我国经济承前启后、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资本市场正可以大显身手;但IPO的停滞却使得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消散。很多企业看到A股上市无望,而又渴求资金,不得不积极拓展境外资本市场。
很多投资者往往只看到IPO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失血,却看不到给市场带来的机会,这造成了很多的优质公司“背井离乡”,给了海外投资者投资机会。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海外上市,其中有不少公司成为涨幅惊人的大牛股,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如著名的腾讯公司,9年前在A股低迷时在港交所上市,当时的发行价只有3.7港元,而腾讯最新的收盘价已经超过了400港元,9年上涨了100多倍。但面对这样一只大牛股,A股的投资者却只能“望牛兴叹”。试想,当初要是腾讯在A股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少机会?
暂停IPO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低迷。但IPO停了,市场就好了吗?去年最后一家IPO公司——浙江世宝上市时,沪指收于2117点,而昨日沪指收于2157.24点,并没有多大好转。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发展中的新兴加转轨市场,发展中的市场出现问题,就需要在继续发展中解决,而不能停滞不前。
其实,不要低估了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估值合理的优质资源会增强市场的造血功能,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只要有估值合适的投资对象,就会吸引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因此,暂停IPO不能救市,却会带来优质资源的流失。谁能保证,现在赴海外上市的那些企业中,不会出现下一个腾讯?(证券日报 天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