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一旦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企业随时可能万劫不复,像大楼一样轰然倒塌
■本报见习记者 唐振伟
让马云崇拜备至,并尊称其为“管理大师”的海尔掌门人张瑞敏,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如今早已是誉满全球的企业家。
12月9日,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达成了战略合作,让马云、张瑞敏这两位惺惺相惜的中国顶尖企业的巨擘走到了一起。
本次合作阿里共投资了28.22亿港元给海尔,双方将基于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配送安装服务领域的优势,及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优势,联手打造全新的家电及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安装服务等整套体系及标准,该体系将对全社会开放。其中,海尔日日顺物流是这次合作的主体平台,阿里投给日日顺18.57亿港元。
对于此次战略合作,张瑞敏寄予厚望,希望借此来帮助海尔这个传统家电企业实现互联网时代O2O的战略转型。战略合作发布会上,张瑞敏引用诗人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目前传统家电企业的处境。“‘行到水穷处’就是现在传统企业、传统经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了;‘坐看云起时’,互联网这个云起来了,马云名字里头有云,我们正在转型追上这个‘云’,我们双方合作,共同打造一朵最亮丽的‘云’。”
永远自我否定
对于互联网时代海尔的企业发展,张瑞敏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危机感。“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下来了。在互联网时代,冠军往往最有可能成为泰坦尼克号。”张瑞敏反复提及,“一旦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企业随时可能万劫不复,像大楼一样轰然倒塌。”
张瑞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要避免之前的成功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就要永远自我否定,永远“自以为非”。
有分析评论称,所谓“自以为非”,就是自我否定,摆脱自己业已存在的僵化思维模式,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真正的创新,一种思维创新,一种进步。张瑞敏坚持“自以为非”而不是自以为是。他说如果自以为是,就不能很好地审视自己,很好地去创新。
很明显,一个人只要有了自以为非的气魄,他就能有唐太宗爱护魏征的雅量,他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他就有了办事的捷径。如果他是领导,则他不会信谗任枉,他会下到基层,走到一线,据实依理,缜密思考,找出正确办法;如果他是员工,则他会知己知彼,学有余补不足,昂然进取,慎终追远,进步之迅恰如快马加鞭。
张瑞敏说,“为什么会有百年企业呢?都是在自杀和他杀当中选择了自杀,都是自杀了若干次之后才能成百年企业,否则早被他杀掉了。就像熵定律这个规律一样,万事万物没有不灭的,但问题你怎么延续它,你怎么来自我颠覆”
颠覆组织结构
张瑞敏在与阿里战略合作发布会上称,“我们不再想把海尔做成一个企业,而是变成一个创业的平台。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把这个企业过去的模式彻底颠覆掉了,海尔这个平台上可能会有很多小企业,他们成为自主经营体,每个自主经营体和其他组织联合,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张瑞敏表示,海尔1984年开始创业时只有600人,原来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工厂,现在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发展得比较快。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管理的东西都没有跟上,慢慢地就会有一种大企业病。
所谓大企业病就是内部员工和部门相互间的博弈。“每个人都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最后形成一个博弈。可能是我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公司、别人的利益,这一点在我们自己集团中也慢慢形成:部门间相互做一个防火墙,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张瑞敏称。
要应对这种大企业病,就要把之前的组织结构完全颠覆掉,围绕“创造客户价值”,来进行组织再造。张瑞敏撰文指出,按照职能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是一个正三角,企业最高领导在最上面,然后是次要领导,然后是一级级领导下来,到最下边一定是员工。但是,员工直接面对的就是客户。客户所反映的问题员工要逐级反映上去,领导再做决策下来,这里面除了内部的消耗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够非常好地直面市场、快速做出决策。
“现在就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变成倒三角。客户在最上面,然后是一线经理、员工直面客户,最后一级级下来,最高领导成了最下面的了。这样企业的最高领导从原来的发号施令变成在最下端为一线经理提供资源。所有的部门在这当中都为了一线经理和客户提供资源,从发号施令者变成提供资源者”。
张瑞敏说,“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因为都要面对客户,所以要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我们叫做自主经营体,大家共同来达到客户的价值”。
对丰田“精益管理”研究颇深的张瑞敏近日撰文称,丰田之道并不是表面所说的精益管理,而是他们生产的汽车一定是有用户要的。“我们的零库存做到现在,也做到在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出来后不是放在仓库里,而是哪个商场、哪个用户已经定了,所以我们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就是用户要的产品。我们的企业信息化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