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宣布重启之后的第二个周末,“传说”已久的新三板扩容的“靴子”也终于落地。
12月14日下午3点,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宣布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范围将从此前的仅限于4个高新技术园区扩展至全国,且明确了转板机制(在新三板挂牌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表明新三板正式扩容。
新三板扩容曾被市场认为会先于IPO重启。一位投行人士调侃道,之前IPO停了,领导要求大力发展创新业务,大家就向新三板发力,结果还没等整理出开展新三板业务的思路,IPO又重启了,于是又回到全员冲刺IPO的原点。
现在,随着扩容,新三板又重新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据记者了解,目前相关各方正在根据《决定》完善新三板扩容后的相关细则。然而,扩容之后,新三板市场依然面临难以回避的三大痼疾。
市场交易低迷
打开新三板的交易行情软件,你会发现相当多的公司近期都没有成交量,有的公司显示最新的一笔交易甚至发生在两年前。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停牌,而是因为确实没有交易量。
华融证券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三板市场成交额不足2亿元,仅为A股总成交额的0.0006%。
某区域型券商的场外市场部总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交易的活跃度直接关系到挂牌公司的定价依据,没有活跃度,市场任何参与方都很难获取利益。首先,作为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主办券商(推荐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券商),交易量低迷,意味着佣金收入减少。其次,交易量低迷,也不利于布局新三板企业的PE机构退出。最终有价无市,成为一潭死水。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新三板交易不活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投资者准入门槛高;二是相关交易制度尚未完善。
某大型券商新三板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根据现行的交易规则,新三板市场机构投资者要求注册资本500万以上,而自然人投资者,要求本人持有证券资产市值300万人民币以上,并且有两年证券投资经验。“进入门槛过高减少了投资者数量,造成了交易的不活跃。”
目前在交易制度上,挂牌公司和投资者在新三板进行的股票交易均需经过主办券商办理。由主办券商代为办理报价申购、转让或购买委托、成交确认、清算交收等手续。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出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规定新三板股票的交易转让可以采取协议方式、做市方式、竞价方式等。市场人士认为,引入这些新的股票转让方式会活跃市场交易。但截至目前,做市和竞价这两种交易方式均未在新三板开展。
新三板的证券交易均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股转系统公司”)来运营管理。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沿用的是之前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技术。由于交易系统未更新,虽然新的业务规则出台了,但一直还是以前的交易制度。
“新的交易制度如做市方式等需等新的技术系统建设完成之后才能落地。”这位人士表示。
券商收益太少
在过去一年IPO暂停的时光里,券商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新三板市场。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也呈井喷之势。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超350家,而在去年的9月份,这一数字还只在140家左右。
但是,券商发力新三板,更像是在IPO暂停下,聊胜于无的业务补充。专门从事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挂牌业务的法律咨询的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礼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对券商来说,新三板业务的经济效益不高,做一个项目收入几十万,但是做并购重组或者IPO业务的收入都是千万级的。”
在利益的驱使下,正如上述投行人士调侃的那样,IPO一开闸,就弃新三板而去了。然而,券商真不能从新三板中获得高收益吗?
在近日的一个论坛上,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陈永民直言,在新三板扩容下,证券公司业务需要转型。
陈永民表示,券商在新三板市场推荐企业上市的利润是不高的,真正能够获得收益应该是在企业挂牌之后,为企业进一步的融资、并购以及为企业做做市商所获得的收入。
前述某区域型券商场外市场部总经理亦表示,由于新三板未对挂牌企业的盈利能力作出要求,有的企业甚至亏损都可以挂牌,那么券商在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和发表推荐意见的时候就需要更加专业。同时,由于新三板企业大部分是新兴形态的企业,对券商的定价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定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做市交易方式出台后券商的盈利水平,如果券商定价能力强,就可以从做市交易方式中获得收益;如果定价能力不强,就可能会亏损。”这位总经理表示。
陈永民同时表示,新三板挂牌的一些小企业对未来的融资计划不清晰,这也需要券商帮忙策划和找投资人,这就是证券公司的股票销售能力的比拼。
“新三板市场会迫使券商提高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以及在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三板市场与主板、创业板市场不一样,这两个市场在企业IPO完成之后,券商任务基本就完成了,但要想在新三板市场营利,券商的业务必须要转型。”陈永民说。
地方政府“挂牌新三板热”应降温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新三板业务培训”等关键字,你会发现,过去一年,针对新三板业务的培训会以及论坛数不胜数,其中地方政府组织的相关培训较多。
地方政府正在像抓政绩一样力推企业在新三板的上市工作。分析人士认为,高新园区内挂牌的企业越多,可能吸引到的投资就越多,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源。同时,企业挂牌之后,融资的渠道会更加广阔;对于园区来说,有了金融的配套服务之后,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入驻,产生连锁的聚集效应。
据记者了解,不少园区对企业改制和新三板挂牌有一定数量的奖励。比如,《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及加速发展扶持办法》规定,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园区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6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而160万元的补助费用基本能够抵消企业挂牌成本。
在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下,除了已挂牌公司,拟挂牌公司的数量更是惊人,股转系统公司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经主办券商推荐的拟挂牌企业数量为1550家。
但挂牌数量急剧攀升的背后,却是市场对挂牌企业质量的担忧。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中报,新三板挂牌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的有147家,占比逾四成。
长期研究中小企业并购问题的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新三板成交量少,且在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能转板至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更少。地方政府一味热衷推动企业挂牌,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财力负担,反而对企业的自身质量提高没有帮助。
吴东华建议,地方政府应该回归本源,将园区企业的竞争力打造好,使辖区企业成为抢手货,极具竞争力,到时券商自会通过竞争抢夺资源,比如代付新三板上市费用等,对于券商而言,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容易转板IPO,券商可以通过直投或者做市商获利,券商自然愿意代付挂牌费用。
什么是“新三板扩容”?
三板最早指承接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的STAQ系统和NET系统以及从A股退市的公司的股份转让交易系统,又被称为“旧三板”。2006 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 “旧三板”交易,这一股份转让系统称为新三板。
2012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范围从中关村科技园区,扩大至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2012年9月,国务院设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作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公司融资、并购等提供服务。
2013年12月14日,新三板正式扩容。
新三板与A股市场的四大不同
在上市条件上,新三板对企业的盈利没有要求,只要求企业的主体及相关经营规范等,有主办券商进行推荐和持续督导即可。
在上市审核上,A股上市公司需要证监会发审委进行审核。而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的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时,证监会豁免核准。
在交易上,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股份只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完成转让,而A股可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交易买卖。
在投资者资格上,新三板对投资者设置了一定门槛,机构投资者要求注册资本500万以上,而自然人投资者,要求本人持有证券资产市值300万人民币以上,并且有两年证券投资经验。A股市场则没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