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网友调侃所言“你打还是不打,新股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你炒还是不炒,资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打新还是不打新?这是一个问题,需要市场参与各方认真思考;如果打新,各方也都有应对招式。
股民:
不敢奢望打新红包
国内投资者素来热衷“炒新”,新股IPO暂停一年多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资本就像饥饿已久的狼,终于闻到了鲜肉的气味,势必又是一场血腥的厮杀。然而对于广大普通股民来说,似乎有各种不得已的无奈,对于打新红包不抱希望。
或许大盘近日的疲弱已把“势单力薄”的小股民吓得战战兢兢。“我已经深套其中,不舍得割肉止损,又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进去,暂时不考虑打新。”股民王先生甚为苦恼,前段时间他调仓新换了几只股票,近几日大盘十分不给力,竟不幸被套牢。
另一位号称“股海侠客”的股民则一副洒脱的姿态。“中签率太低了,我不跟风凑热闹,静等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如果真的是优质股,一定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到时候看得更明白,再入手参与新股炒作也不迟。”
“我还是会参与一把的,毕竟这是监管层从众多排队上市公司中挑出的几家质地优良公司,若能中签,受益也会非常可观的,但投入资金不会超过10万元。"股民赵先生如是说。
不得不承认,此次新股发行开闸,在制度上也约束了一些专门打新资金的热情。“此次申购新股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上述王先生表示“在新的发行制度下,引入了市值配售制度,网上申购的投资者不仅需要持有相应的现金,还必须持有一定的股票市值,实际上打新成本上升了,制约了‘专业打新资金’和散户资金参与打新的热情。”
私募:
绕道公募 曲线参与
上海一家私募投资公司的总裁李先生直言,“我们本打算通过购买债券混合基金打新,现在看来是行不通了。目前还没有其他的打新策略。”
让像李先生这样的私募不能直接参与打新的是一纸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13年12月27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明文规定,投资者不得在债券型投资基金或集合信托计划,也不得在招股说明书、投资协议等文件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载明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等证券投资产品。可见,监管层对于预防新股“炒作”十分坚决。
而对于想积极参与打新私募,方法总是有的。目前,公募基金已经推出专门“打新”的结构化产品,可为私募提供专户通道。
券商:
打新热情或反复
在过去的一年里,证监会对800多家拟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财务审查,已经通过审查的83家公司被认为拥有较高财务质量;本次IPO停闸为期较长,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较为强烈;加上新规对发行价的规范较为到位,市场对新股高质量预期以及发行价降低高预期容易导致新股在二级市场受到追捧。
但也有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提示了风险,当前A股市场存量资金相对有限,打新资金希望快进快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以便二次参与打新,但若无可靠收益打新力度将大减。
兴业证券纪云涛认为, 短期而言新股炒作热情高涨,新股发行办法中强调了很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其中强制性地遏制新股高价发行的内容非常重要。因而新股的发行价比过去是要低的,发行市盈率比过去也是相对较低。考虑到一年多未发新股,新股历经多次财务审查考验质地较好,新股上市后市场初期需求量非常强劲。但随着发行规模加大以及市场疲软状态的扩散,新股炒作热情可能会有所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