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兴市场再次被尴尬地推到国际汇市舞台中央,土耳其和阿根廷更是成为焦点。根据路透数据 ,阿根廷比索1月23日单日对美元暴跌12.3%;土耳其里拉虽然没有阿根廷比索悬崖跳水式暴跌那样震撼,但截至24日,却一日一个台阶地连续下跌了10个交易日,对美元累计贬值达7%。
诸多舆论毫不犹豫地将板子打到了美联储头上。道理似乎明摆着:今年1月QE正式开始收缩规模,资本回流美国必然对新兴市场货币产生冲击。但如果将眼光放长一点,就不难发现无论是阿根廷还是土耳其,其货币危机的种子早已埋下,QE退出顶多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先说阿根廷。比索的历史就是不断贬值的漫漫长征,自2002年阿根廷放弃盯住美元,比索对美元累计贬值约90%。近期的暴跌只是2008年开始的新一轮贬值浪潮的延续而已。2008年8月至今,比索对美元以“愚公移山”般缓慢但坚定的步伐累计贬值约60%。这主要归咎于阿根廷严重的通货膨胀。
恶性通胀是阿根廷经济的痼疾,上世纪90年代初CPI同比月度涨幅最高曾突破20,000%,阿根廷比索的国内信誉可想而知。后在一系列严厉的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年通胀率才大幅下滑至10%以下。但21世纪初期,阿根廷通胀再次恶化,月度CPI同比最高曾突破40%,之后虽再次回落,但阿根廷国民对比索的信心已丧失殆尽。阿根廷是“美元化”十分严重的国家,虽然由于实行外汇管制,市场交易一般必须支付比索,但阿根廷人早已习惯在经济交往中以美元计价,并尽可能持有美元,规避比索,甚至不惜采取易物贸易。
2010年以来,阿根廷通胀压力依旧高企。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月度CPI同比涨幅均在10%以上,当然这只是官方数据,众多研究机构认为其真实通胀应在20%以上,这也导致比索的抛售压力从2010年开始明显增大。
土耳其同样被通胀长期折磨,上世纪CPI年度涨幅长期维持在50%以上,从2004年开始官方数据才回落至10%以下。与阿根廷类似,长期高通胀致使土耳其国民对里拉毫无信心,美元一直是土耳其人眼中的硬通货。
除了高通胀,土耳其里拉的另一个主要威胁来自其居高不下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与经常项目大体平衡的阿根廷不同,1990-2012年,土耳其经常项目只有3年出现顺差,但这3年顺差总额仅64亿美元,其余20年逆差总额高达4278亿美元。此外,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土耳其经常项目逆差加速扩张,2011年达到最高峰 .2008-2012年,土耳其经常项目逆差总额约2209亿美元,超出1990—2007年18年总额约58%。尽管2013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IMF预计2013年土耳其经常项目逆差总额很可能超过600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7%。
为弥补经常项目逆差,土耳其只能大规模海外融资,这又不断加剧其海外债务压力,里拉的国际信誉根本没有保证。截至2013年11月,土耳其外汇储备仅1143亿美元,但截至2013年3季度,其外债总额高达3727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约1250亿美元。土耳其里拉对内信誉扫地,对外则随时可能遭遇国际兑付危机,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国内外市场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其造成严重冲击。
总体来看,高通胀、国际收支高逆差以及对外资过度依赖是极易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三大因素,即使没有持续的外资流出,短期内的市场情绪波动也足以激发本国资本强烈的外逃冲动。打铁还需自身硬,将货币危机归咎于外因是典型的鸵鸟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