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周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48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80%。
这是继去年6月份后,时隔逾8个月央行再度重启正回购操作。
中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收盘,银行间回购利率已回落至较低水平。其中,隔夜、7天、14天品种分别行至2.868%、3.862%和4.390%的位置。
可以看到,尽管春节后央行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回笼4800亿元,但由于节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提速、月中资金需求下降,而央行的“利率走廊”SLF试点业务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和市场乐观情绪,再加上外部流动性供给等因素,目前货币市场资金面仍显得十分宽松。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18日央行重启正回购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历年春节之后的例行操作。
鲁政委坦言,“因节后现金大量回流,且预计外汇占款新增较多,当前隔夜和7天利率已落至我们此前预期的合理利率区间下端。而与节前释放流动性一样,本次操作是为了避免流动性过于宽松,熨平资金面的波动。”
对此,青岛农商银行资金运营部资金交易经理秦新锋亦表示了赞同,“需指出,14天期正回购刚好覆盖2月份,个人认为,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对1月份新增高额人民币贷款的对冲。”
不少受访的券商研究员均认为,一季度流动性环比改善,7天利率降至4%以下,央行以正回购略收,说明其合意的利率水平还在4%以上。不过,就目前而言,央行保持适度流动性不松不紧的态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市场也不宜就本次操作进行过度解读。
资金面整体仍显宽松
秦新锋告诉记者,“目前货币市场资金依然十分充裕,大家对央行正回购操作的反应不大,各期限资金价格变化也十分有限。”
来自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端品种仍旧不改回落态势,隔夜、1周品种依次下跌27.10BP及13.60BP,行至2.6800%和3.7430%的较低位置。
无疑,现阶段银行间流动性似乎并未受到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的影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支持当前流动性延续宽松势头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其一,源于央行节前发布的SLF试点业务,这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在资金面紧张时期,在额度范围内向央行获取常备便利借贷资金,从而以“利率走廊”的形式限定了市场资金价格,在平抑货币市场波动性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超储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二,是外汇占款增量料仍旧处于高峰,进而为国内流动性提供额外的支撑。包括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在内的不少研究人员均预计,1月份的外汇占款增量可能会接近于3000亿元。
其三,需求端的下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面压力。由于管理层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关注以及各项改革措施、考核方式的改变,加之政府严控消费、反腐等,这都使得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进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意愿有所下降。近期,商业银行明显感觉到同业市场的资金需求出现回落,无论是新融资项目需求的减少还是地方通过财政资金抵消部分需求,都大大缓解了银行间的资金压力。
利率中枢料回归高位
不过,对于后市资金面,多数券商建议投资者仍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从近期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春节后虽然面临巨额逆回购到期,可管理层并未急于主动注入流动性,而是选择让资金自然回笼,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未改变。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观点亦指出,在刚刚发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再度提及“流动性闸门”和“容忍合理的利率波动”。
显然,央行可能会通过各种工具避免资金面出现极端紧张,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但除非增长出现超预期下滑,否则货币政策也难以放松。1月份整体信用扩张较快,这使得货币当局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加强金融监管,将利率中位水平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以提高影子银行的资金成本,抑制金融泡沫的扩张。
展望后续,“虽然我们认为今年资金价格可能会较去年更为平稳,但是,资金价格的高位运行或仍是常态。”有分析师坦言,“以目前的限度来看,一季度可能会是全年资金面最为宽松的时期,过了3月份,随着外围收缩趋势的进一步凸显、内部需求的上升以及监管层稳健偏紧政策的落实,则资金面料将回归高位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