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于A股市场IPO久未开闸,海外上市潮迟迟未掀波澜,中国VC/PE市场可谓低迷。无论资金募集、投资还是退出,都处于底部调整之中。然而,投资界里被称为“异类”的澳银资本(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银资本),继2012年全年投资额度较2011年逆势增加近三倍后,2013年依旧保持迅猛扩张势头。据了解,以3亿多美元、过10亿元人民币的旗下基金总规模,澳银资本近5年的年化收益率超过40%,近10年年化收益率近30%。这样的业绩,在投资界算得上较好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澳银资本执行总裁、创始合伙人熊钢,探寻澳银资本的投资逻辑。
NBD:在科技投资领域,澳银资本所投的项目成功率以及增值倍数均很高,澳银的投资策略是怎样的?能否举例说明?
熊钢: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我们的投资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前沿科技研究开发;二、现有技术的应用与扩张;三、科技应用模式创新。
比如去年我们投资了一个基因生命工程领域的公司。此前,很多中资和外资VC都接触过此公司,皆没有下手投资,但是我们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内部,投决委员会走的不是普通项目的投资流程,而是快速通道。我们认为像这种前沿技术的投资,不能按照常规方式走流程,导致延误项目进展,而是靠判断,甚至可以说是个人直觉。
生命科学技术是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的领域。为了降低风险,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探索了一种新的投资模式,即让风险资本联合国家资本合力投资。这种模式下,风险资本可以提高投资组织效能、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国家资本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公司的硬实力,二者优势互补,提高资金效能。
因为项目发展态势良好,我们判断退出渠道也会顺畅,就算项目进展没有按照预期快速发展,因其出色的技术研究水平和卓越的团队,可以通过并购实现退出,为我们的出资人保障权益。
NBD:弱市之下,价值投资如何操作?
熊钢:价值投资主要包括四个要点:发现价值、价格判断、价值的干预与提升和价值的实现。这四个过程都不能太弱,要比较均衡。
NBD:您对TMT领域怎么看?未来趋势会怎样?
熊钢:我们所关注的TMT行业算是一个广义TMT范畴。TMT领域的投资一直非常活跃。对于我们来说,最关注该领域需求推动型的细分领域。在这个需求推动型的细分领域,撬动这个需求一般有且只有两个路径: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手段。如果既有新技术,又有新模式,属于最佳;其次是更关注新模式,最后是新技术。
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且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我们选择TMT内的创业公司时,重点关注领域就是跟消费升级有关联的细分行业,比如旅游。目前在旅游链条上的行程安排、当地旅游的一些活动安排等内容环节,还存在大量机会。如果有好的技术或模式来满足其中的市场需求,我们肯定会关注。
NBD:您对TMT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挑选标准是什么?
熊钢:第一,目标公司的技术和模式的爆发力和可持续能力;第二是目标公司的现金流平衡能力,即需要投入多少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现金流的平衡?如果目标公司需要两年才能达到平衡,我们就会给目标公司两年的“烧钱”时间,这方面必须明确下来,以便对创业者及投资者皆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向。
我们不会关注一直在路上的企业,比如优酷的管理层给华尔街讲故事说,虽然他们时下没有盈利,但他们一直在往盈利的路上奔去。如果碰到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会投资。
比如,我们前几年投了一家国内的手机导航企业。投资时国内的3G刚刚启动,而参照美国的3G发展路径,3G的第一批应用就是定位服务,因此当时作出了投资决定。不过去年我们已退出了,原因在于,当时我们投资时,已与创业者明确了两年“烧钱”的时间,且准备了两轮资金供它“烧钱”。到去年,该公司仍未实现当时的约定,因此我们果断退出。
此外,在TMT的一些热点投资领域,比如互联网领域,创业者对自己企业的估值容易不切实际地漫天要价。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建议创业者要冷静,不要把估值定得过高,也不要一下子融过多的钱。在融资中,钱越多,意味着创业者的压力越大。最好切合实际先融一部分资,以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把事情做起来,也就是边让项目成长边考虑后续轮次的融资问题,一方面避免未及时融资导致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也避免融资过大导致资本增值压力过大的问题。
NBD:在TMT的投资领域,普遍对马化腾、马云的评价极高,但我注意到,就投资而言,你却对“双马”不太感冒,背后是怎样的投资逻辑?
熊钢:每个投资机构的投资风格和目标都不一样,澳银资本追求稳健和可持续的较高回报。从投资角度来说,宁要稳健和可持续,不追求小概率。而在TMT投资领域,超高回报其实也是一种意外。比如,腾讯和阿里巴巴,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两家公司确实出现了超高回报,但都是“意外”。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时间回到10年前,我既不会投资阿里巴巴,也不会投资腾讯。具体来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当时上面假货很多,这和我们的投资要求不符。
对于腾讯,回到2000年前后,当时也看不懂其盈利模式,包括马化腾自己,所以当时马化腾不是开价100万想卖掉QQ,还卖不出去呢?
当然现在来看,阿里巴巴与腾讯这两家企业都是行业巨人,但确实是小概率事件。在投资界,投资人当然都想要追求这种超高回报率,但就澳银资本而言,我们不会盲目为了追求高回报而冒高风险。
其实风险投资归根结底是投资于企业,既然是对企业的投资,应该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价值投资讲求本金安全,必然要求风险可控,对于投资项目的风险把控,也是澳银资本一直强调风险投资机构对目标企业的干预力所在。
NBD:作为投资人,你认为中国创业者群体需要注意些什么,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如何处理创投关系?
熊钢:不管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我认为都应该更强调商业精神,具体来讲包括财富精神、契约精神、冒险精神、伦理精神等。
澳银资本在投资选择时,将团队的考察摆在重中之重。一个项目的技术、模式、财务状况再好看,只要创业团队可能有问题,尤其是诚信问题,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投资的本质是先投人,后投事。
对于这一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与教育相关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创业团队成员都很年轻,都毕业于一流院校,思维开阔,年少气盛。创始人的个人特点非常突出,但是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非常自我。我们接触后判断,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整个团队这种自我的性格难以支撑企业做强做大。因此在走公司内部的投决流程时,投决委员会的各位都不同意,认为团队将来易出问题。
投资者和创业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领航员和船长。经验丰富的投资人看过大量的企业成败故事,较能提前预见企业在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不应该干扰企业正常运行,毕竟创业者本身最了解企业情况。投资人对创业者,更多是可管但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