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9日讯 (记者 康博 张桔) 近日,金鹰、农银汇理、兴全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现象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相比此前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此次高管们的接连出走或许影响的就不仅是基金业绩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高管的出走或许凸显了这些公司在治理上存在问题,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未来这种现象可能更加明显。
多位基金高管离职引发业界关注
连日来,金鹰基金总经理殷克胜、农银汇理基金总经理许红波、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王晓明、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信诚基金副总经理黄小坚,相继被爆从公募基金离职的消息正引发业界极大的关注。
以其中最有名气的邱国鹭为例,资料显示,邱国鹭2008年回国即加盟南方基金,任南方基金总经理助理兼投资总监。曾任美国韦奇资本执行副总裁、合伙人,奥泰尔领航者基金合伙人兼基金经理,普林瑟斯资本基金经理。
据圈内人评价,邱国鹭是国内对价值投资理解最深刻的人之一。他掌管的基金在2009年至2012年间每一年的业绩都领先于市场和同业,并且这一期间的累计业绩在业内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他的投资理念和市场爆炒的创业板行情确实有所偏离,但这是他5年来第一次业绩相对同业有较大波动,也属正常。
而对于离职原因,邱国鹭表示,是基于个人职业兴趣原因向公司提交了辞呈,后续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计划。
纵观以上几位高管人员,除农银汇理基金总经理许红波是因公司大股东另有安排而离职外,其余几位均是主动离职,且离职原因大多为“个人职业发展”,其中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王晓明已确认将转战私募。
多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过去市场常常将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归咎于缺少股权激励,但事实上,基金业留不住高管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司治理。
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分析了基金公司的几种治理问题:一是股东变更,新股东与原有的经营管理层沟通不畅,如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出现的人事变更都与此相关;二是股东之间的矛盾对基金公司经营掣肘,这在中外基金公司表现更明显;三是基金公司股权结构单一,股东对基金公司插手过多。
在一些基金业高管看来,这些导致基金业高管出走的原因,虽然最终都与股权相关,但并非股权激励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大资管背景下,这将不仅是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券商资管等都会遇到同样问题,目前来看,私募基金可能从产权上相对更容易解决这一问题。
或影响公司整体投资风格 基民担忧业绩
对于这些基金高管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离职还并非个人的事情,而是牵动着千千万万基民的心。中国经济网记者根据资料统计,在离职前,信诚基金副总经理黄小坚管理着信诚优胜精选股票(550008)基金;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王晓明管理着兴全趋势投资(163402)、兴全全球视野股票(340006)、兴全可转债混合(340001)三只基金。虽然他们在整个管理期间时而独自一人管理,时而与其他人共同管理,但这些基金的整体回报率都还是不错的,他们的离职对基金未来的业绩影响目前还未可知,但这也是基金持有人最不放心的。尤其是王晓明的离去显然对兴业全球基金是一大损失,王晓明的投资风格以稳健和平衡著称,而投资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始终跟随兴业全球基金。然而,此前还深陷超买海天味业风波中的兴业全球基金,似乎身上早已多了一些激进的标签。
另外,据理财周报报道,邱国鹭管理的专户南方光大2号,2010年5月6日成立,到2012年5月,其两年期的收益为25.9%。这个业绩,跟同期偏股型公募产品相比,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一位接近南方基金高层的核心人士认为,邱国鹭在南方基金期间,2009到2012这四年的业绩都很出色,2013年由于行情的特殊性,业绩落后于市场。但他透露,2014年前三个月,大盘下跌了近10%,邱国鹭管理的专户依然是盈利的,这也更加让投资者担心其管理的基金产品在此后会出现业绩波动的现象。
而其他几人虽然在离职前没有管理基金产品,但都对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投资理念产生着非常深刻、重要的影响。也有业内人士坦言,公募业已成为中国整个“泛资管”的人才摇篮,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逐鹿”财富管理,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放心保)、券商、信托、私募等机构都参与到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而公募基金培养的人才“炙手可热”。
“公募基金高管的变更近些年来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频率,而从去年开始高管们的去向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大资管概念的兴起让不少公募业大佬开始转向更为"新鲜"的大资管领域。”某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高管因为股东方或者组织安排回归股东方任职,或者干脆进入仕途。总之,随着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募基金高管变更日益频繁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接任者能否带领公司顺利过渡,或者步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