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中国经济网刚刚做完了2013年十大熊基的专题,实际上在熊基的背后是在愈演愈烈的基金行业竞争中,多家基金公司的沦为中庸甚至一蹶不振,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基金业自身的问题逐步曝光,天弘一飞冲天的背后是更多基金公司在遭遇发展的瓶颈。
中国经济网1月15日讯 (记者 张桔 康博)长期以来,内地的基金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地方,而广州的基金公司一直只有三家,分别是易方达、广发和金鹰,三家的座次排名一直是多年不变的关系,金鹰一直排在最后一位。
新年之际,一则有关金鹰的利好消息首先传来,截至2013年底,金鹰基金的非公募业务突破了100亿,该公司是在2011年12月取得专户业务资格,2012年7月子公司获批成立的,目前非公部分的规模已经与公募部分的规模相当了,但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这是否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呢?
金鹰展翅难高飞
长期以来,在内地的基金圈中,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基金公司一直给人不显山、不露水的低调姿态。相关的资料显示,2002年的8月,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准筹建,是自律制度下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0%、20%、20%和20%的股份。
而在其经过了1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后,如今的情况又怎样呢?记者手头的一份统计表明,截至去年的12月31日,在纳入排名的全部78家基金公司中,金鹰基金仅仅排名在第50位,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为91.9亿元,与去年一举蹿红的天弘基金相比,仅仅相当于其规模的4.7%,徘徊在百亿的生死线规模之下。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业内基金分析师表示,作为券商系的小基金公司,金鹰的发展着实有些缓慢,从发行的产品时间档来看,中间有些年份实际是被荒废掉了。记者查阅该基金公司的网站发现,实际上其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发行了公司的头两只产品金鹰优选和金鹰中小盘之后,基金公司的新品在之后的多年出现过一段空档,直到2008年12月发行了金鹰红利,之后2009年成立了一只,2010年成立了两只,2011年发行成立了两只,直到2012年才真正迎来了一个小的高峰,2012年全年新法成立的新基金数约两位数,但到了2013年新发的基金数又迅速缩小,只有两只保本产品和一只分级债基。
历史上,金鹰基金业曾经涌现过明星级的人物,那就是曾经的公司研究总监龙苏云。当年,其是曾直逼王亚伟的风云人物。资料显示,由其操盘的金鹰成分股优选在2007年度排名配置型基金的第三位,而2008年其更上一层楼,由其操盘的金鹰中小盘精选排名所有股票型基金的第三位,其的操作风格有别于王亚伟的青睐重组股,她是以先人一步挖掘出市场的大黑马而在圈内闻名的。
但亦如其他的明星基金经理终究成为流星一样,龙苏云也后来作别了金鹰。根据记者查阅到的公开信息,2009年的9月11日,龙苏云以个人身体原因辞职离开金鹰,后由杨绍基接任,之后该公司唯一的亮点也终究烟消云散。根据去年年终的整体排名,该基金旗下的几乎所有基金都归于中庸。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以权益类基金为例,截至去年的12月31日,金鹰旗下的八只偏股型基金实现了全面的正收益,但普遍都在百分之十几一线,而年化收益最高的稳健成长也只有28.48%,只约相当于年度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80.38%的大概三分之一的水平。
深层次原因探秘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作为金鹰基金本身而言,其领导本身也曾经有着雄心壮志,曾经提出过三年内要把规模搞到500亿元的宏伟目标,但实际是几经波折,最后其到2013年底仍然不足百亿的窘境。
究其原因,除去上文所提到的明星人物缺失之外,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基金公司的生存氛围不好。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身处如今的拼爹时代,券商系基金在和银行系基金、合资系基金乃至保险系基金的比较中,很难占到明显的优势。而金鹰的大股东广州证券本身在券商圈中的实力也不到笑傲江湖的地步,对基金公司支持的力度十分有限。
而反过来看,记者也了解到,大股东广州证券也一直不满意金鹰的表现,投资回报甚微,还造成本金的亏损。广州证券还曾在2005年时传出过出让股权,时任金鹰基金总经理的林金腾辞职,詹松茂“临危受命”。
军心不稳自然会影响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据某媒体的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金鹰基金共计发生8次高管变动,其中,董事长4任、总经理3任、副总经理若干。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高管不仅大都有着券商背景,而且这些券商有着一个同样的名字——广州证券。
从历史上看,金鹰基金不仅出现过在基金经理业绩差时将其拿掉的情况,甚至出现过在基金业绩扶摇直上时也出乎意料地换人,知情人士表示这应该是来自股东方广州证券的决定。
而且,前述知情人士直指广州证券实际有将金鹰基金作为摇钱树并将其掏空之嫌。相关的统计表明,虽然贵为小基金公司,但实际金鹰旗下的基金换手率非常之高,曾经有多年排在了前列,而这背后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与基金公司的分仓有关。
相关的统计报表表明,金鹰基金多年出现在广州证券基金佣金席位占比的第一名上,可以说是对广州证券的业绩贡献甚广,但是两者的发展速度和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地位并不匹配,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究竟这家常年排在广州第三位的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放弃公募业务而主攻私募业务,还是吸引更为强力的新股东来改善未来的公司发展前景,其扑朔迷离的命运值得基金的投资者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