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日债事件余波未平,又一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宣布被暂停上市。20日,*ST天威公告称,公司2011年发行的公司债券自2014年3月21日起暂停上市。有机构表示,2014年可能是目前为止中国信用债历史上违约风险最高的一年,其中3-5月份由于债券到期量大,叠加年报披露期,是负面信用事件的高危期。在此影响之下,债券型基金再度受到波及,债券基金不仅出现小规模赎回潮,年初发行数量和规模也明显减少。
谁是下一个超日?
3月20日,*ST天威公告称,日前,公司收到上证所发来的《关于对2011年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实施暂停上市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公司2011年发行的公司债券自2014年3月21日起暂停上市,债券简称由“11天威债”更名为“天债暂停”,债券代码不变。
资料显示,*ST天威在上证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发行于2011年,本金总额为16亿元,票面利率为5.75%,期限为七年。值得一提的是,因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11天威债”已于2014年3月11日开始连续停牌。实际上,*ST天威近两年经营不佳,2012年公司就已显危机,亏损15.2亿元。2013年,*ST天威由于所属的新能源企业基本处于停产状态,公司在报告期内集体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公司暴亏52.3亿元。
同日,综艺股份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债券信用评级机构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来的通知,公司主体长期信用评级及公司债券“11综艺债”信用评级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主要原因在于综艺股份业绩下滑。
而在此之前,“11超日债”的违约也让中国债券市场“零违约”的历史彻底终结。“11超日债”违约事件发生后,部分高收益信用债出现大幅下跌,并影响到个别债券基金的表现。有业内人士表示,超日债事件可能还将在行业内持续发酵,投资者应对所持债基进行分析,对于持有钢铁、煤炭等领域债券的债基需要重点关注其潜在风险。中金近日发布研报提示高违约风险,表示重点关注12家债券发行人信用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华锐、天威、二重重工、赛维、熔盛、海翔、英利、中富、湘鄂、三安、银基、东华等。
债基现小规模赎回潮
显然,好不容易摆脱低迷的债券型基金再度受到波及。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2月份,全市场640只开放式债基平均收益为1.52%,其中有576只债基赢得正收益,占比9成,23只产品的收益超4%。而刚进入3月,突如其来的超日债违约事件又再度引起了基金投资者对于该类产品的担忧。3月4日,*ST超日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无法全额支付第二期利息。第二期利息的付息日是2014年3月7日,金额为8980万元,根据公告仅能支付400万元,偿付比例不到5%。虽然这一事件在业内仍属个案且早有预期,但在市场中仍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日开盘后,高收益率信用债全线下跌,其中“11中孚债”、“11苏中能”、“12墨龙01”等多只债券跌幅超过3%。超日债事件披露后,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万家基金等为了安抚投资人情绪,纷纷公告称,旗下各产品均没有配置超日债。但是,赎回潮还是出现了,广州有基金公司因此前持有超日债,单只债基一周之内被赎回2000万元。
第三方机构钱景财富表示,债基赎回可能比想象的激烈,“散户赎回的可能不多,主要是机构。近期债券市场出现连续下跌,一是超日债造成的连锁反应,更多则是为了应付赎回,不得已的抛售。预计债基总计的赎回规模会在5%以上。”公司副总经理赵江林指出,公募债务违约在中国并不常见,但不意味着不会发生。如果经济进入调整周期,政府紧缩财政,未偿债务找不到接盘者,违约便是必然。违约的原因很复杂,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市场行情处于弱势期,但并未有真正的系统性风险出现,因此目前的债务违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公募基金管理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公募基金管理的体制问题,使得公募基金管理者并没有真实感受到市场的起起伏伏,自然也就很难在市场中承担起真正的责任。面对一些明显处于夕阳行业的投资项目,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政府对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管和追责也缺乏约束,行业协会也未建立健全对基金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的征信体系,这也是公募机构资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业绩波动较大的原因之一。而最近的事件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即使是公募项目,也不是“铁饭碗”,也依然有可能出现违约不兑付的情况,投资需慎思;更重要的是,提醒投资者选择项目一定要有独立的思考,选择一些行业处于上升期的项目,尽量避免处于低谷期或者处于减速期的行业项目。
新发债基规模缩水
除了运营中的债券基金,新发债基的日子也不好过。就在近日,华富基金旗下的分级债基B类份额延期募集一周,这也是年内第四只宣布延募的债基。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1日,新成立的基金总量是42只,总募集额为558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募集规模为13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只有10只,平均每只不到4亿份。而去年前3个月,有45只新债基成立,平均募集规模达35亿份,仅去年前两个月新债基就发行24只,平均规模达到39亿份。本周陆续有鑫元一年定期开放债基、中海纯债基金两只债基开始发行。不过对比来看,今年初债券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明显减少。
泰达宏利高票息定期开放债基基金经理李慧鹏表示,对于11超日债的偿付能力,市场上早已有预期。从市场影响看,超日债违约事件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但影响相对可控。具体可影响到以下几个层面:第一,信用风险定价进一步分化,但对资质优良的企业影响不大。超日公司的民营背景,和此前出现危机并最终安全兑付的国有企业,如山东海龙、新中基等形成了明显反差,导致投资者对于不同性质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定价进一步分化。此外,交易所债券市场缺乏深度,当市场情绪出现变化时,容易大幅波动。但是像*ST超日这样的发债主体在市场中毕竟是少数。第二,可能导致中低评级信用债的整体利差拉大。此前中国市场的信用债收益率曲线和利差体系,是建立在完全刚性兑付预期基础上的,但目前,“狼真的来了”,公开违约已经出现,预计信用利差体系可能因此逐渐重构。这一过程中,利率债和高评级债券会相对稳定,中低评级债券所受冲击更大。第三,对于债市流动性有一定影响,但波及面有限,不会重现2011年的行情。因为产业债信用风险的传导范围相对较窄,不如2011年城投债危机的传导那么强烈,而且目前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但个别的、阶段性的冲击也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