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IC
近日,银监会发文摸底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要求多地就此展开快速调研。本就面临高库存挑战的铁矿石市场,因此消息再度承压。业内人士认为,融资矿风险未来或继续释放,期矿短期内难改弱势
今年以来,不少银行已经注意到房地产和土地市场不景气,逐步收紧额度,直到最近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负面效应开始显现。由于融资铁矿石无法展期,港口融资性库存风险可能集中释放,预计后面会有更多低价抛售的情况。此外,钢厂资金链紧张,二、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批中小钢厂破产,降低行业补库存意愿,市场即将进入淡季,铁矿石下跌风险很大
拨通铁矿石贸易商陈波(化名)的电话时,他正在出差途中。陈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最近几天一直在和银行联系,具体情况还要等回来详谈,目前银行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但进一步收紧可能是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大方向。”
让陈波如此忐忑的是银监会于4月18日下发的一份《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多地银监局对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查,进行风险监测统计。此外,市场进一步猜测,“五一”之后铁矿石贸易信用证保证金比例或将大幅提高到50%以上。
“每次调查就暗示着银监会将有所动作,银行也会跟进采取一些措施。如果银行真的提高保证金,后果将是惨烈的,特别是对中小矿贸商和钢厂来说。”陈波说,“这回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恐慌性抛货、银行坏账风险高企等连锁反应,有可能成为压倒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严查铁矿石融资
4月18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等在内的15家银监局对辖内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外资法人银行、外国银行分行等。
银监会在文件中强调,各局应密切跟踪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做好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有关工作。对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应进行认真分析,分析报告应包括: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相关政策建议等内容。
此外,还要求各地银监局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银监会,报送截止日期为4月30日,银监会将择机赴部分银监局进行实地调研。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圈定的地区多为港口及钢贸集中地区。
上海一位国有大行高层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银监会此次只是要求地方监管机构对贸易融资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意在防范相关风险,通知上并没有要求银行采取具体措施,‘五一’之后铁矿石贸易信用证保证金比例大幅提高到50%以上的说法只是市场传言。”
其实,融资贸易一直是银监会的工作重心之一。
4月29日,银监会在其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及,商业与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时梳理分析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银监会的此次调研,并非今年来的首次行业风险警示。
银监会此前已经下发了很多调查通知,包括产能过剩行业、钢铁行业等专项调查等,调查的目的基于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详尽的排查,以便形成更加有效的监管举措。
甚至更早,监管层就频频警示贸易融资风险。2013年底,外管局也下发《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于远期(90天以上,包括展期)贸易融资业务,无论银行是否收取足额或高比例保证金,只要是转口、转卖等形式的,银行都需加大审查力度,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
收紧成为趋势
“监管层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经历了2012年钢贸融资大劫,2013年融资铜、融资胶潮涌,到如今,银行对贸易融资已经非常谨慎小心了。”上海市普陀区一家国有大行的支行行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该行一度将贸易融资作为核心业务来对待。
“前几年,大客户中很多是做钢贸的,也有做铜贸的。最鼎盛时期,一些企业的资产甚至达到百亿的规模,但随着钢贸融资风险的爆发,做钢贸的这批人有的失踪了,有的破产,有的转行,目前大宗商品的贸易融资中,钢贸肯定不批了,其他的也在压缩存量,增量基本很少受理。铜贸还有小部分在放贷,但也是针对多年合作的老客户,且额度都是以前批的循环信用额度,基本不给新额度。”上述行长透露。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监管层对于融资贸易的摸底一直没有间断。
一家外资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商品贸易融资部总监吴菲(化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从钢贸融资到铜贸融资,都进行过多轮调研摸底。现在不仅仅是铁矿石,监管层对大豆、食用油、铜矿、原油、成品油、煤、铜材等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情况都要进行摸底。”
除了对分类品种统计外,年初监管部门就对各家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银行自查贸易融资,摸底信用证规模。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对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的担忧,很多银行已经对这块业务采取了限制措施。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们银行将整个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归类为‘限制类’贷款,就是说不单单是钢贸贷款停了,钢铁上游铁矿石、煤焦等炉料厂商和贸易企业开信用证、授信等都得停。其他的如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也归入‘限制类’贷款。”
吴菲进一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信用证开立,企业需要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一般来说,信用证业务按照审核标准先要为企业划分信誉类别,信用风险较小的企业保证金较低,有的甚至可以免保证金。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中小公司来说,在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时必须缴纳全额保证金,且保证金比例较高。近来,保证金水平逐步提升,即使是信用风险较小、信誉较好的企业,也不能减免保证金,保证金从之前的15%左右提高到了30%左右。信用风险高的企业保证金水平收到40%也是有可能的。”
除了保证金水平提高外,信用证额度和贷款期限都在缩减,6个月以上信用证已经很难开立,90天左右的短期信用证银行审批流程也被拉长了,贸易商在申请增额后,半年没获批都是正常的。
业内人士预测,受此调查影响,二季度银行将更审慎,更强调贸易真实性,不排除进一步放缓开具信用证的速度,排查资金用途。此外,也有人士预计未来银行还可能会采取例如提高利率,提高抵押物,提供担保、压货等方式来加强信用证融资风控。
风险低于融资铜
在业内人士看来,铁矿石融资风险较钢贸、铜贸融资风险要小。
中银国际期货分析师胡子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铁矿石贸易融资以实体贸易为载体,通过开立远期信用证融资,与钢贸融资的形式不同。且铁矿石融资大部分背靠真实贸易背景,并不存在‘多家贸易公司把同一笔货物仓单重复质押,并获得多家银行融资’的模式。”
铁矿石融资更接近铜融资。铁矿石融资的主要模式为,铁矿石贸易商等融资企业在签订铁矿石进口合同之后,以合同为依据,在支付一定比例保证金后,由国内银行开出30天到90天左右的信用证,信用证的受益者是境外贸易商或者供货商,国内银行为其垫付货款。
境外贸易商将信用证作为抵押凭证,可以在境外银行获得授信或者开立信用证。铁矿石供应商在审核完境外贸易商提供的信用证子证后,就会按合同规定发货,并开出汇票,在信用证有效期内要求离岸银行垫付货款。
而国内铁矿石贸易商只要在信用证有效期内还款即可。由于铁矿石船运期限在30天左右,90天的信用证还余60天左右,铁矿石贸易商就此获得了一笔成本低廉的短期贷款。
不过,要获得短期贷款,国内铁矿石贸易商在拿货后必须迅速脱手套现,这样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窗口使用这笔资金。有的时候境外贸易商与国内铁矿石贸易商是关联企业,也可以通过境外贸易商取得信用证后在境外直接贴现,融入外币转回境内。目前多数企业多采用前一种方法。
胡子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与铜融资相比,铁矿石流动性差,标准化程度不高,较难变现,也不存在境外转口的情况,铁矿石融资主要还是在本行业内循环,贸易真实度情况较高,不像融资铜,全球化标准化程度高,融资性好,转口贸易量大,但虚假贸易可能性较高。
资金链或被斩断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可能过度解读了铁矿石融资风险。而真正的风险在于银行收缩资金,引起资金链断裂。
胡子奇进一步指出:“铁矿石融资对于融资者的风险在于,在未进行充分保值的前提下,未销售出去的矿石出现跌价损失的风险;对于开立远期美元信用证进行融资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银行而言,融资者发生违约的风险;矿价持续下跌导致需求端采购动力不足,从而铁矿石变现能力减弱的风险。”
西本新干线高级分析师邱跃成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若人民币快速贬值,则信用证有效期内的汇兑收益将变成汇兑损失,融资成本将大幅增加;其次,铁矿石价格下跌,商家将承担亏损风险;另外,目前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出货,一旦信用证到期还不能回笼资金,可能还银行贷款会有困难。”
目前国内铁矿石供应与需求的矛盾正在进一步凸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铁矿石进口量较去年上涨20%,铁矿石港口库存往年正常为7000万吨,而目前港口库存已经高达1.1亿吨。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粗钢的产量环比下滑了约2%。
“如此大的进口量一方面是因为融资套利需求高企,另一方面也与2013年7月,铁矿石进口资质放开有关,不排除一些中小钢厂通过自己注册的贸易公司代理进口铁矿石,利用贸易融资解决融资难问题。”胡子奇表示。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智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超出往年的4000万吨港口库存就是贸易融资库存,往年铁矿石融资也有,所以总体看来,目前融资矿占库存比可能在45%左右。”
陈波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贸易商要先把货卖掉,拿回现金,才能利用好信用证进行融资套利。”
为了回笼资金,即使比市场价稍低,有一定亏损,贸易商也愿意抛售手中的矿石。
自去年9月以来,铁矿石价格一路下跌。今年3月又有一波大幅跳水,此后略有反弹,但4月底,银监会摸底铁矿石融资贸易消息一出,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盘中跌停。“可以说铁矿石价格不断下挫就与贸易商抛货套现需求有很大关系。”张智强说。
陈波表示:“目前市场担心的是银行将铁矿石贸易融资‘一刀切’,一旦信用证保证金比例提高,铁矿石贸易商们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大面积违约事件,最终银行需要承担坏账损失。目前,5月是债务集中到期的月份,如果这个时间点收紧信用证融资,那么大面积违约是可以预见的。”
邱跃成也指出,若贸易商无法给银行提供还款,贸易商只能抛售矿石或者违约,而融资矿的抛售对矿价将会形成利空,这样进一步为抛售铁矿石带来阻力,是个恶性循环。到时候即便作为抵押物,贸易商把铁矿石抵押给银行,银行收获的也只是不断缩水的矿石,最终成为不良资产。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供过于求,铁矿石价格长期将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5月开始矿价面临较大下行风险,融资矿恐将加剧价格调整。
银行风控缺位
大宗商品融资贸易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为何一放就乱,一抓就死,吴菲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这与国内商业银行风控不完善有关。”
据吴菲介绍,部分外资银行在贸易融资风控上非常严格。
“我们银行每年做的贸易融资业务量较少,不少企业听了我们的风控措施如此严格,马上就转到了国内商业银行。举个例子,我行规定,如果要做贸易融资,开立信用证,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请第三方监管公司控货,而且这笔费用是要企业客户承担。而国内银行往往没有这个步骤,有些银行会去由企业仓库看看,但即便货物在仓库,也不代表货权是企业的,为企业虚假贸易融资留了口子。”吴菲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山西省运城市银监局曾于2013年12月发布过一分《对运城钢铁行业银行信贷风险情况的调查》。调查指出,商业银行争揽国际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冲动较强,由于矿石类进口具有批次大、金额高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造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争相降低开证条件、弱化担保要求办理信用证业务,潜在风险较大。调查还指出,银行对山西当地钢企授信更紧,比如中国银行已经暂停贷款,工商银行一单一审等。因此,当地钢厂基本通过代理运作开信用证。
“如何建立既有效率,又无漏洞的风控体系,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是挑战。”吴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