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影视收购热潮,资本市场再次迎来狂欢。近日,发布并购影视公司预案的高金食品等上市公司,均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
不过,影视公司高投入、高回报的同时又有着高风险,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影视公司普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财务不规范、盈利模式单一、受政策影响大等风险。
以已上市的影视公司为例,虽然去年营收状况普遍良好,净利润都超过1亿元,但存货高企也成为一大隐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五年来,影视剧公司产量不断提高,但全国每年只有1/3的电影、电视剧能上映或播出,这跟审核、影视剧本身质量、没有找到合适时机等因素有关。
影视公司存货高
事实上,对于轻资产为主的影视公司而言,存货、应收账款也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影视剧制作周期长,如果部分影视剧因各种原因没有卖出去,恐怕就只能存库房了。
文化、科技行业知名投资人曹海涛告诉记者:“存货就是已经生产出来但是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存货高企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生产了很多产品,但同时有很多积压,对企业资金流通不利。”
就拿已经上市的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新文化等6家A股影视公司而言,去年存货合计高达24.45亿元,平均超6亿元。不过,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与营业收入相比,这些公司的存货并不算高。以华谊兄弟为例,其去年营业收入20.14亿元,存货5.7亿元,属于正常现象。
华谊兄弟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的存货构成中,在产品占 50%以上。主要是因为在产品反映的是制作中的影视剧成本,该类存货只有在拍摄完成并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后才转入库存商品,而库存商品则可以根据电视剧的预售、销售情况、电影的随后公映情况较快结转成本。因此,存货的主要构成为在产品。
华谊兄弟坦言,尽管公司有着严格的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在产品按时按质完成。但影视产品制作完成后,依然面临着前述的作品审查风险和市场风险。公司存货特别是在产品金额较大,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作品审查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上市公司如此,未上市公司的压力更大,曹海涛坦言:“拿电视剧公司来说,一部剧投资两三千万元,如果卖不出去,对小的影视公司而言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最近电视台领导都开始换届,电视剧公司无法靠原来的人脉把片子卖出去,导致已投资的片子积压。”
曹海涛还表示,对于华策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电视台渠道丰富,拍出来的片子基本能播出,不过,对于资源少的小影视公司而言,还是会因为题材不合适等原因无法播出。此外,由于影视剧投资成本高,有时候投资款项中途无法落实,就可能导致项目流产。
与存货不同的是,影视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则较低。曹海涛告诉记者:“影视公司应收账款欠款客户主要为各大电视台,资金实力雄厚,信用记录良好,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较低,有的公司还可以拿应收账款去找银行抵押资产,说明银行相信电视台的信誉。”
电影票房风险巨大
除了无法正常播出的风险,对电影公司而言,票房也是一大风险。这表现为,大投资不一定有高回报,有的电影投资动辄上亿元,但票房很可能只有几百万元,大部分投资人的钱都打水漂了。
在陈少峰看来,如今影视行业整体风险仍较大,近期的影视并购热潮主要基于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整体看好,单就影视行业而言,产业规模虽然会逐年增长,但从作品质量来看,目前只是虚假繁荣。
“以电影为例,就算取得高票房,制片公司也不一定能赚钱。现在大片基本上都是几家公司联合投资,除去院线分账每个投资方获得的实际票房收入可能并不多。还有的公司为了提振股价,存在虚报投资额的现象,而由于投资额不需要公告,也无法追究其责任。”陈少峰表示,目前大部分影视公司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好的影视公司数量太少,好的作品也很少,全行业还是亏损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至10年内,中国会出现5个到10个大型娱乐传媒集团,届时,电影产业的盈利模式将更加多元化,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将更强。